婧琪年纪小,等了片刻就有些不耐烦,她才十一二,正是坐不住的岁数,“我说致远哥哥也是性格太好,只要有去请教学业的就全都详详细细的告诉人家,那些人也是,早知道致远哥哥明年就要参加春闱,还老是去烦他,怎么这样啊!”
嫣然、素嘉听罢两个忙呵斥了妹妹。大约半个时辰左右,致远等人这才来接几位小姐。黛玉看的分明,哥哥的脸色说不上是好看,莫非是吵架了?再去看东平侯世子,也是一脸的严肃。
刚刚还叽叽喳喳的婧琪看哥哥的样子,早就不出声了。
三方人马分别上车,这浩浩荡荡的队伍当然要比来的时候庞大的多,十几辆的马车拉着众人直往苏州城去。。。。。。
PS:最近懒惰了,也没有打小广告!点击的人越来越少,上周还能有6000,这周还不到2000,好令人伤感啊~~~⊙﹏⊙b汗
正文 第三十一章 游寒山寺枫桥赏春(下)
一进了苏州城三方人马便分开而行。
致远特意选了苏州最热闹、最宽敞的一条大街走,黄昏时分的苏州城人来人往,各种小食摊上传来阵阵香气,引诱人流连忘返。捏糖人的,买桂花糕的,烧小馄饨的,孩子们都欢喜的围着。
黛玉的车窗是用竹帘做的,上面糊了细软烟云锦,外面看不见车里的人,黛玉却能隐约的瞧见外面的景致。
严嬷嬷见黛玉虽然是端端正正的坐着,但是眼神不时的飘向车窗外。严嬷嬷心中微微一笑,却也不阻止,只是问道:“姑娘,苏州的老百姓管这条街叫夜市,知道是为什么吗?”
黛玉回过神来,听了严嬷嬷的问便说道:“是因为大家都在黄昏时分出来买东西,卖东西?”
严嬷嬷点头称是,“其实,这苏州也有早市,酒家饭馆的伙计都会起了大早出来购置鲜果蔬菜,不过寻常的老百姓们更喜欢在黄昏的时候来夜市。姑娘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她有意给黛玉讲讲这些东西,就是不希望黛玉将来成为一个不知道油盐米贵的大家小姐。不是说句不客气的话,谁还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是大富大贵呢?严嬷嬷原来在东平侯府的时候,公主就买过一些犯官家的女孩做丫头。那些原本也是金枝玉叶,娇生惯养的长大,后来家中犯了事,还不是要被卖掉。长相一般的或许还能进入大户人家躲过一劫,长得姿色艳丽的,早早就被卖到那些污浊之地去了。
严嬷嬷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也是正二品,就是因为皇帝登基的时候站错了位置,才惹下了祸患。全家人抄的抄,死的死,自己被送进宫当了宫女,如今韶华易逝,她也成了个老太婆了。
初次见到黛玉,严嬷嬷就觉得这女孩子惹人怜爱,七公主也告诉自己,将来她这辈子怕是要跟着林姑娘了,所以,严嬷嬷便越发的上心,希望黛玉能够真正的长大。
。。。。。。
黛玉虽然聪明伶俐,但是到底不熟悉这些东西。最近料理家事,哥哥说她年纪还小,也不用不看账册,先学习处理后宅琐碎就好。
“黛玉猜想,是因为苏州的百姓一大早就需要劳作,根本没有时间去上街买菜,一天忙碌完了,也该是准备晚饭的时候,所以这夜市异常的红火?”
她迟疑的看向严嬷嬷,对自己的答案也并不十分的确定。
若是叫黛玉写上一首绝句或是评析哪位大家的画作?黛玉必然是通透之人。但是对于严嬷嬷的提问,黛玉可没那么自信。
听了姑娘的回答,严嬷嬷一指前面的一个小菜摊,黛玉顺势看去。
东西不多,看得出是卖剩下的蔬果,差一点的有的土豆、白菜、青椒、白萝卜;好一点的还有春笋等,杂七杂八的放在一起,三四个年轻的小媳妇正在细心的挑选着。
严嬷嬷就耐心的给黛玉解释:“姑娘看,这些人都是苏州最一般的百姓,他们吃的东西必定是最便宜的,你说,什么时候买东西最便宜?”
黛玉恍然大悟,当然是晚上的时候来买菜最便宜了。一天下来,这菜已经不新鲜了,价钱自然也会往下降一降。
“嬷嬷,我懂得了,谢谢你教导黛玉这些东西。”黛玉马上就能领会严嬷嬷教导自己的含义,心中越发的敬重这位在宫中历经风雨的老人。黛玉看到严嬷嬷,就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乳娘王嬷嬷,自回了扬州,王嬷嬷便说她想念家中亲人,想要回乡看望看望老街坊老邻居,暂且就先不和黛玉去苏州了。王嬷嬷虽然没有提到离开的事情,但是黛玉看的分明,自己的这位乳娘是有了走的心思。但是人家到底没说,黛玉也不好明问,再者,那时候家中还忙着父亲的丧事,实在没心思再理会这些事情,黛玉就单独给了王嬷嬷二十两银子,叫她先在家歇上两日。
等到黛玉和哥哥致远决定要离开扬州,扶灵回乡的时候,也曾叫小厮去请王嬷嬷,但是乳母派人告诉自己,叫她不必担心,等黛玉到了苏州,王嬷嬷自然回来找她的。
王嬷嬷不是家生子,是当年从外面买来的奶妈妈。黛玉见来人如此说,就将卖身契托付了妥当的人捎给了乳娘。时至今日,也没有王嬷嬷的一点消息。
紫鹃也劝自己不要伤心,这些都是人之常情,王嬷嬷不愿意再离开故乡,想要和儿子团圆,姑娘应该高兴才是。不过黛玉心中还是有些小小的遗憾、伤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