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红楼夜话女主嫁给了谁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到了晚间左右,一干人等都散去,黛玉命小丫鬟炖了蒋夫人送来的血燕,又嘱咐春纤给致远送去:“你见到了哥哥,就说厨房的膳食已经做好了,请少爷到花厅用膳。再者,细细的嘱咐了少爷,有什么大事,万万要保重身体。”

春纤应声而去。紫鹃看了看婆子送来的食盒,里面一应六样小菜,糟烩鞭笋、咕咾豆腐、三丝杏鲍菇、素酱鸭、蒜蓉茄子、葱香藕片,小小巧巧的装在青花缠枝莲花的盘子里。紫鹃端了食盒里的汤出来:“姑娘,这是厨房做的燕窝炖雪梨,少爷说要你每天都吃,能有止咳、润肺的效果。”

黛玉看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虽是素食,但也称得上是色香味俱全,可是自己却一点胃口也没有。雪雁见了姑娘,也在一边劝解道:“姑娘到底吃一点,就这么下去,身子怎么能撑得住?就是少爷见了,也是心中不忍的。”

不大一会儿,春纤却去而复返:“姑娘,少爷已经到了门外。”

黛玉听了忙亲自去门外迎接,一见到致远还是不免有些拘谨。黛玉见致远身后跟了个老嬷嬷,手里还提着个食盒,似乎和她房里的那个一样。

致远见黛玉厅内饭菜一样未动,,叹口气:“我就猜到妹妹还未用餐,喏,哥哥将食盒提了来,不介意和我这个粗人一起用餐吧?”致远忙完了前院的事情,送走了好友沈修杰,就见黛玉的丫头来找自己送燕窝,他一问,那小丫头说姑娘这一日神情恹恹,早上只喝了半碗米粥,中午是一点儿吃食未进,致远便知道黛玉八成连晚饭也不想用了,于是叫了老嬷嬷提了食盒,跟着到了后宅。

“哥哥来了,小妹欢迎还来不及,紫鹃,快准备碗筷。”黛玉请了致远坐下,摆上食盘,屏退了丫鬟婆子,只叫紫鹃雪雁在身边服侍。

致远笑道:“我本是叫下人从苏州捎来了些燕窝,只是到底没有蒋夫人送的好,妹妹先吃着这些,等过些时日咱们回了苏州,哥哥再找人为妹妹好好调养调养身体。”

黛玉一听这话,放下手中的杯盏,忙问道:“哥哥,咱们什么时候出发?扬州这里怎么办?”

“这些事妹妹不必担心,我已经做好了打算。这御史府到底是官邸,据说新任御史已经到达了扬州,现在在驿站休整,估计不久就会来接任。咱们家需要尽快收拾行囊,省的到时候新御史找咱们的不自在。”

黛玉听了心中着急:“难道新御史还能不叫咱们为父亲守了头七就赶了我们出去?”

致远听罢长叹一口气:“如今这府中只剩下咱们两位至亲,有些话对妹妹说了也无妨,只是希望妹妹不要心中焦急。我已打听到,新来的御史姓黄,和二伯乃是同一届的进士,两人当年是些有恩怨的。此次看来,这人绝不会为咱们兄妹来雪中送炭,倒像是个落井下石的人。”

黛玉站起身,来回踱步,忽又转身,犹不解的问着致远:“黛玉虽不懂得官宦仕途,但也清楚父亲深受皇帝宠信,陛下怎么会叫这样一个人接人父亲的职位?”

致远一摆手,紫鹃雪雁便机灵的到花厅外守候,“妹妹难道没听过一句老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错,二伯的确守先皇的隆宠,执掌江南巡盐御史的职位数十年,但是现在的皇上并不信任二伯,若不是二伯自动请辞,恐怕皇上也会找个罪名按到他老人家的身上,到时候咱们家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你是我妹妹,我自然要叫你知道二伯的用心良苦。二伯那时身体已经大不好,于是就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辞呈,皇上或许还存了对付二伯的心思,但现在看了信不免也就罢了,反正现在的江南官场也掌握在皇帝的手中了。”

官场险恶,致远只说了一半,剩下的他就算告诉了黛玉也是无用。其实,皇帝本想趁此机会安插自己的得力手下,但是不想被忠顺王一脉苦苦相逼。那宫中的太皇太妃就是忠顺王的母亲,新任御史乃是忠顺王的亲表弟。当年先帝即位时,忠顺王就不服,屡次三番与先帝作对,先帝为了名声都忍下了,只是将太妃留在宫中,也算是个人质。

先帝的母亲本是名门之后,祖父做过户部尚书,进宫之后从婕妤到充仪,再从充仪到昭媛,最后成为四宫之首的慧妃,深得皇帝喜爱。皇后无子,宫中皆看好慧妃所生的二皇子,也就是先帝。但是此时却忽然冒出了个黄采女,贫贱商贾出身,却受皇帝宠幸,进宫没多久便越级封了美人,十几年间便到了四宫之末的贤妃。

朝中也有大臣非议,此女贫贱出身,怎能堪当“贤”一字?只是皇帝皆不理会。

贤妃生有六皇子,也就是忠顺王,后又娶了昭德将军长女,夺储之势渐长。

本以为储位就要到手,却不料皇帝禅位,二皇子登基,忠顺王不服,曾大闹太上皇的寝宫,继而贤妃、忠顺王被太上皇厌弃,直至驾崩也再未相见。

贤妃得宠时曾扶持过黄家,这黄家也不少心思歹毒的小人,这些年一直为忠顺王效力。现任皇帝即位时,忠顺王已势大,加上昭德将军一脉尽心扶持,皇帝不敢硬碰,只好同意黄宗兴接任巡盐御史的职位,此举也是无奈,至此,江南盐税成了忠顺王的掌中之物。

这些事情,致远不会和黛玉说,他还是希望这个小姑娘能快快乐乐的过活,官场的险恶,自有男人们扛着。

{新年新气象~~~,我会努力的更文!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的作品,喜欢我的作品~~~请不要客气的留言吧~~~收藏吧~~~O(∩_∩)O}

正文 第九章 行囊重转身意迟迟

致远安慰黛玉:“妹妹也别怕,虽说黄御史可能会难为咱们家,但是我已经找了东平侯世子来咱们家坐镇,那黄大人想必也会给几分薄面,叫咱们守完头七再离开。只是如今怕是要委屈妹妹了,一些必要的东西赶紧收拾。后宅中的金银细软我已经叫林管家开始登记造册了,到时候一一查点。就是家中的仆妇,和妹妹商量一下,到时候少不得要打发了一些。”

黛玉十一岁离家赴京,至今已有两年,母亲尚在时,家中一应大小皆是她来操心,自己只需跟着先生读书便好。母亲身体不好的时候,也有父亲料理家事,白姨娘、钱姨娘帮忙打点一番。说起来,自己家中到底有多少仆妇,多少管事,竟一概不知。如今听哥哥说要打发了一些,忽的想起了那日园中见到的小丫头说的话,便知家中有些底细的老仆已经是开始了寻出路了。

黛玉对致远说道:“哥哥心中有何想法尽管去做就好。说来妹妹惭愧,家中事务竟是一概不知。哥哥想要留那些人,想要打发谁,尽管做就是。只是还请哥哥看在几位老管家跟了父亲这些年,给他们一个体面。”

致远知道黛玉聪明伶俐,已经听懂了自己的意思。其实以他这阵子在二伯家的观察,林家未必人人忠心,只是不知道二伯是否知晓。等过了头七大家就要回到苏州老宅居住,他现已经派了下人去老宅打点。林家在扬州的仆妇较多,致远不愿意重用这些人,但是全部打发出去又不好,所以只能先留下那些家生子。林夫人在扬州买的一些人,挑拣好的留下,剩下的发些银钱就散了。

只是这几个管事实在不好处理,黛玉是觉得这几个人在林家大半辈子,有好些还是林家老太太带来的陪房家的孩子,如今管理了林家大部分家业。这些林家的老人儿大多经历过林家庶长子被驱逐家门一事,所以林致远对他们的态度皆是不明不朗。因为这,致远也不愿意用这些人。

最好的方法就是花上一笔钱,让他们脱了奴籍,过良民的生活。

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们一部分人继续管理黛玉的陪嫁铺子,只是他并不相信这些人。

致远看看黛玉,她神情沉郁,这样的表情不应该出现在这样一个少女的脸上,致远忽然想到了东平侯家的几位小姐,同样是花样的年华,却天真烂漫,上有父母疼爱,下有姊弟扶持。反观黛玉,幼年丧母,少年丧父,从小寄居在京中外祖家,不敢多说一句,不敢行错一步,生怕叫人笑话,看不起。致远不免想到了前世的自己,也是父母早亡,孤儿一般的长大,子欲孝而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