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偏重于“管”不重视“理”的领导和管理者,一般都把个人和部门的权力和控制力看得很重,习惯个人说了算,喜欢直接指挥,大事小事都要亲自过问,钟情于人治,忌讳于法治,常常以个人感觉代替制度和规定。仔细考查便会发现,其所辖区域和部门的基础管理薄弱、工作波动大、人员不稳定,尤其是员工缺乏创造性。即使在重压下能出一点业绩,一般也很难持久。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管理的精髓在于“理”,所谓管理的四大功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前三项都是理,最后一项才是管。管理说复杂相当复杂,说简单也相当简单。悟透管理真经,其实不外乎是明理安心、理顺安人。
管理的所谓“明理安心”是指管理的“理”实质是道理和理念的意思。它要求管理者以理服人,让员工明了企业的经营理念、远景目标、发展计划,告诉员工组织的前行方向,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未来。同时,这里的“理”还有一层意思是认同和接受。任何一种目标和理念必须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才具有其存在的空间。如果简单地、强制性地推行个人意志,不仅不利于组织发展,反而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管理者在发布和推行相关的理念和目标时,首先要了解各阶层的诉求和心态,然后让员工了解和认识公司的意图,从而转换观念、沟通思想、达成共识。最后才是颁布行动的指令。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企业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就是全体员工个人目标实现的汇总。企业只有与员工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和相互沟通的机制,才能使员工在心理上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定位,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理念和目标的实现。员工理解并认同了企业的经营理念、远景目标、发展计划之后,自然就达到了明理安心的目标。
管理所谓的“理顺安人”首先是指理顺企业各级人员的责任关系,也就是要从职责关系上明确企业上上下下的各级人员的角色定位。总体上讲,上级是制定战略、目标和政策的机构,处于决策的上游;下级是执行部门,是实现上级意图的基础,处于接受命令的下游。管理者的天职就是成为上下之间的桥梁,工作的重心就是理顺上级和下级的决策与执行关系,始终保证上政下达,下情上知,使企业的信息顺畅。内部有了良好的沟通,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动目标,企业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全体员工才能心心相印、步调一致,企业也才能健康成长、快速发展。其次是指理顺企业的管理关系,也就是要建立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来规范企业的运作。我们都知道优秀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淡化个人的色彩,突出组织的功能”。但凡一个企业出现领导和管理者不时大呼小叫,这只能说明组织机制不健全,企业管理关系不顺。只有在制度或流程被弱化的背景下,“能人”才有机会吆喝,并且一般都是向下吆喝,而不是向下负责。一句话,优秀的管理者通过理顺制度和流程,享受工作的快乐,低水平的管理者手握权力的大棒,在人治的氛围下,在直接指挥的过程中常常被自己的怒火灼伤。每一个管理者都希望在快乐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但是由于人性的弱点——控制的欲望,又使自己放不下权力,在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上常常不会下真功夫,存在叶公好龙的老毛病。因为制度不仅约束了下属,也限制了领导的自由量裁权,令其不能随心所欲。如果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走不出个人权力自恋的圈子,制度化的大厦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俗话说:“舍得,首先是舍,然后才能得。”当我们从内心把“管”字放下,“理”字自然就有了立足之地。第三是指理顺企业人与物的关系,理顺人与其他机构的关系,保证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管理是对资源的管理,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把企业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效的项目上。具体而言,管理者在理顺了业务部门的经营思路和增长模式后,不应当过多干涉下属部门的操作业务,而应当向上研究政策、争取资源,为业务的开展创造条件。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条溪流,那管理者的主要责任就是疏通渠道,让溪水欢快顺利地流淌。
▲虹桥▲书吧▲BOOK。
第36节:大治者无剑(2)
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能力、是一门艺术,但它更像一个万花筒,在不同人的手中会变幻出不同的精彩世界。有人把实践中的管理比作一把剑,根据对剑的使用态度和方式把管理者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级别,从而非常巧妙地把上述的“管”和“理”具体化、形象化。最有趣的是,不同的方式和态度从侧面映照出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的基本层次和级别:
第一个层次,手中握剑,大声嚷嚷,靠权力威慑下属,心中只有自己,眼中没有组织。这个级别——基本不懂管理之道,总体上是负效应大于正效应。
第二个层次,佩剑在身,轻言细语,恩威并重,不轻易动用权力,心中有自己,但能为他人着想,重视组织建设,但内心还恋着“人治”。这个级别——有了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懂得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但组织功能还相对较弱。总体上讲,工作中成绩是主要的。
第三个层次,挂剑在墙,惜言如金,一言九鼎,以个人威望和人格魅力影响下属和企业。这样的管理者深谙管理之道,长于组织建设,注重人才培养。这个级别——到了管理的高级阶段,企业井然有序,员工心情舒畅,企业发展高速安全。
第四个阶段,宝剑入库,手中无剑,身上无剑,墙上无剑,心中有剑,化有形为无形。管理进入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以远景目标激励人,以经营理念塑造人,以企业文化熏陶人。这个级别——已是无级阶段,组织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个人英雄早已融入集体智慧的大海之中。企业经营模式突出,发展平稳健康,奠定了百年大业的基础。
不论你是喜欢“管”还是钟情于“理”,只希望阅读至此,你能在几个层次中找到自己的坐标点……
大道者无形,大治者无剑。
大道无形,适者生存,隐而不现,无所不为。“道”是规律,是事物运行的内在机制,悟道、知道、践道是企业领导人的必修课。
——作者
BOOK。▲红桥▲书吧▲
第37节: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世界在永恒的变化之中,但是大千世界的变化是有其规律和轨迹的。中国文化将这种宇宙的内在规律称之为“道”。比如,日升日落、月缺月圆、春夏秋冬循环往复。因此,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就要在世界的千变万化中找到规律,通过掌握规律去应对变化的世界,创造理想的生活。企业经营也要循“道”而行,这个道就是企业的运行规律。
1。 道是企业的生存密码
我们用生态的目光来观察这个世界,一定会惊奇地发现:企业其实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它是按照道的要求在演绎着生命的价值。可以这么说,每一个企业的诞生及它的未来走向都有自身的规律和轨迹。并且它严格遵循宇宙的法则——顺道行远、逆道速亡。因此,我们在经营一个企业时不能主观臆断、异想天开,而是要对企业所在行业、竞争对手和自身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悟出其内在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