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快的治理水患,也是为了能够安抚民心,再三抉择之下,陛下将太子派往了慕南,亲自监管水患治理。
然而太子刚到慕南不过半日,便忽然失去了联系。
两日后,一封加急奏折被送入宫中。
水患之下,南慕境内忽然出现了一群精悍乱匪,专行打劫之事,算得是罪行累累。
原本贼匪作乱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偏偏太子在前往慕南的路上,中了他们多伏击,被掳走了。
劫持储君不算,这群人许是知晓自己此行犯下了滔天大罪,再无退路了,于是结集了一众难民,自成军队,妄图起义谋反。
得到消息,陛下怒不可遏,连夜召了我父兄入宫,派遣他们一路南下,镇压起义,寻回太子。
镇压起义乱军到底和寻常剿匪不同。
起义军虽军备差了些,但胜在对慕南地形极为熟悉,再加上阴雨气候掩护,一时间竟是让久经沙场的父兄吃了不少亏。
京中,宋静安时刻记挂着慕南战况,在知晓前方战况陷入困顿后,便向陛下自请,亲自押送一批刚制好的火药,前往支援。
陛下虽觉不妥,但考虑到火药一事,确也需要实战验证,便也就点头同意了。
有了这批火药助阵,再加上父兄夜以继日的研究地形和战术,不出五日,便将叛军打得节节败退,直到最后不得不挥旗投降。
而太子作为叛军活命的筹码,也被叛军之首完好无损地还了回来。
此战,大捷。
11
捷报传回京中之后,满城百姓的目光都落到了宋家。
一来,是我父兄又添了战功。
二来,是宋静安研制的火药,不仅炸退了叛军,更是炸蒙了大梁百姓。
从前他们只知宋静安满腹经纶,学识渊博,是个千百年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但现在,宋静安靠着火药一事,更是将整个大梁的国力,抬到了一个难以撼动的高度。
对此,拓跋灵儿万分庆幸北汗已经和大梁和解,不然这火药炸的,恐怕就不止是叛军了。
但她最忧愁的,是宋静安经此一役后,只怕更嚣张了。
和她预想的相差无几,我们在茶馆遇到宋静安时,她满脸都是蓬勃的傲气,惹得拓跋灵儿的白眼差点翻到天边去,还是青曼替她遮了一遮。
宋静眸底得意难挡,朝着我们将下巴一扬,声音略带蔑视,「姐姐,许久未见,别来无恙呀。」
「太子妃多虑了,大梁国泰民安,我自然无恙。」
我抬眸望着她,眼中应当是盛满了不卑不亢的笑意,将她的轻蔑无视了个彻底。
没有在我身上看到世人对她那种崇敬之意,宋锦安明显有些不爽,她盯了我许久才继续道:「宋玉锦,我说过我才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赢家,不知姐姐看着我这个庶妹与太子大婚时,看着我名满天下时,心里是何滋味?」
我勾了勾唇角,轻笑道:「自然是替太子妃你欣喜的,慕南一役,身为嫡姐,我还未来得及向太子妃道贺,今日赶巧,我便在此先恭贺太子妃了。」
所有的试探都落了空,她眼底浮现出几分错愕,脸上的烦躁更甚了。
片刻后,她敛了敛心神,对着我冷哼一声,愤而拂袖离去。
与我擦肩时,我尚能听到她在我耳边低低道:
「宋玉锦,你愚昧至此,与你相争,真是毫无乐趣可言。」
「我看这宋静安,眼睛都快长到天上去了!半点不知礼数!真是欠揍!」宋静安刚走,拓跋灵儿便咬牙切齿的对着她的背影挥了挥拳头。
我望了一眼宋静安远去的方向,然后拉着拓跋灵儿走进了茶馆。
午时刚过,茶馆内已经坐得满满当当。
茶馆内搭的小戏台上,说书先生猛一拍惊堂木,说的是慕南叛乱的故事。
而这故事中,最为精彩的一幕,自然是太子妃宋静安研制火药,不畏乱匪,亲自南下救夫之事,满座茶客,闻之无不摆手叫好。
人人都在感叹宋静安巾帼不让须眉,不仅才学胆识过人,就连火药这种奇物都能发明出来,简直就是上天赐予大梁的神女!有此神女,实乃大梁之幸。
听着众人喝彩不断,拓跋灵儿甚是不满地望向我:
「玉锦姐姐,你带我来茶馆,就是为了听这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