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晓松奇谈人文卷读后感 > 五 胜利的阴影下 1最善待战俘的两个国家(第1页)

五 胜利的阴影下 1最善待战俘的两个国家(第1页)

距今(2015年)70年前的1945年,“二战”胜利了。

胜利固然是好事,所有的国家和人民都欢欣鼓舞,庆祝和平的到来,但很少有人去提及,为了换取这份和平,人类究竟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

“二战”胜利的代价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重的,其中包括7000万人的死亡,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甚至造成了几代人内心的伤痕,战争对人们精神和内心的摧残,是无法去估量,更无法去修复的。

然而在战争胜利的伊始,所有人的注意力只聚焦在胜利本身,大家翻开1945年的各种报纸,看看当时的媒体报道,全世界都在阅兵、庆祝胜利、授勋、讴歌英雄、分封军功……

1945年,是全世界各国阅兵仪式最多的一年,人们应该都记得莫斯科最盛大的阅兵式,至今我看到阅兵的影像资料,还觉得非常感动:参加阅兵仪式的人员有各方面军司令、团长、营长、连长、士兵等,一个又一个的方阵,全都是功勋卓著的光荣部队。

作为整个阅兵式的高潮,苏军仪仗队将缴获的德军军旗纷纷抛在列宁墓前,全场沸腾了,每一个人都深受鼓舞。扔敌军军旗,这是俄国的传统,早在1812年的时候,拿破仑入侵俄国,最后失败了,当然了,拿破仑的部队主要是被俄国的寒冷气候打败的,但也可以说是被英勇的俄国军民打败的吧。总之最后,在莫斯科大阅兵的时候,也是由老兵举着拿破仑的军旗,抛在沙皇面前。

在莫斯科,人们用阅兵来庆祝“二战”的胜利,那在敌人的首都柏林呢?也举行了阅兵——柏林大阅兵。

其实,在柏林大阅兵的时候,所谓的“胜利的阴影”就已初现端倪了,这就是冷战的阴影。

柏林大阅兵,盟军的统帅们来了,苏联来了苏军的最大统帅——朱可夫,美国来的是盟军的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英国来了英国大帅——蒙哥马利……不过这个时候,盟军各国之间已经开始有嫌隙了,眼看着阅兵的日子临近了,英国和美国心里开始有想法了:这柏林是苏联打下来的,英国和美国可没去打过柏林,完全是以苏军为主力,所以在这场阅兵里,肯定是苏军最风光,苏军最光荣,苏军的统帅朱可夫毫无疑问要站在最前面。

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心里就不舒服了,他们在自己的国家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怎么能站到朱可夫身后?干脆,咱俩别亲自去了,各派一个偏将去得了。于是,英国和美国各派了一个偏将站到朱可夫大帅身后,法国更不用说了,本来就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情去的。反正不管怎么说,美英法苏四大占领军,都出席了柏林大阅兵。

事实上,这种嫌隙早在之前德国投降的时候就出现了。“二战”之后,德国签订了两次投降书,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第一次,德国先在西边和盟军签署了一堆投降书,美英苏法四国都有将领参加,苏联出席仪式的是苏军驻盟军最高司令部的联络官。签完之后,消息传回莫斯科,斯大林震怒,因为他看过德国的投降条约文本后给出的指示是不要签字,但由于消息延迟,莫斯科的指示迟迟未到,于是这位中将自作主张在条约上签了字。

所以,在苏联的强行要求下,各国只能重新举行一次受降仪式,德国也只好认命地再投降一回,仪式在柏林举办,这一次是由朱可夫亲自来签字,英美法也都再派人来走形式地再签署一次。

受降之后的各种阅兵仪式也是如此,西方主帅都没有参加柏林大阅兵,他们参加的是伦敦大阅兵。所谓的伦敦大阅兵,当然是最光荣的英国军队走在最前面,然后是美国军队,然后是中国军队。没错,作为盟国的重要一员,中国也参加了伦敦大阅兵,不过当时中国的陆军都在打内战呢,没空去参加阅兵,所以就让在英国接受英赠军舰(重庆号巡洋舰、灵甫号驱逐舰)的受训海军官兵参加。我们的海军官兵们,穿上漂亮的制服,跟在英国和美国的军队方阵之后,甚至排在法国的前面。不过,伦敦大阅兵苏军没有参加,东欧各国也都没有派出方阵。

在“二战”后期,不仅苏联,东欧各国都参加了打击德国的反抗战斗,政变之后的罗马尼亚,也派出了几十万军队参加战斗,保加利亚也有几十万军队参加战斗,但他们都没有收到阅兵邀请。就连当时把流亡政府驻在伦敦的波兰,也没有收到伦敦阅兵的邀请。要知道,波兰的20万自由军一直是跟着英联邦军队一起作战的,但也被西方盟国排斥在外。所以,伦敦大阅兵相当于变成了西方盟军自己的大阅兵。

美国也不遑多让,它举办了纽约大阅兵,包括82空降师等,一支又一支光荣的美军部队,包括全部由日裔美国人组成的442团。当时,哈得孙河上集中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舰队,包括日本签字投降的“密苏里”号等,百万纽约人民观看了壮盛的海陆空军大阅兵。其实那会儿美国还没有空军,而是叫作陆军航空队和海军航空队,但也有上千架飞机。

中国也一样,回到南京自己庆祝,然后又收复台北,等等。

这个时候,一些冷静和清醒的人士,应该就能从媒体和人民欢呼胜利的表象下,看到另一些人准备开始报仇了,这就是我即将要谈的“胜利的阴影下”。其实这个话题是极度庞杂的,所以我简单把它划分了一下,当然不会分得很详细,否则就跟教科书一样了,我们主要还是“漫谈”。

我大致把“胜利的阴影下”的人分成了以下三类人:

第一类人叫作“等待回家的人”。这类人当然不包括战胜国那些准备衣锦还乡的军队,当时有上千万的战胜军队,等待着要复员归国,这些“二战”的老兵,回到家乡将受到热烈的欢迎,今后每年的国庆阅兵也都要走在前头,甚至连续有七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兵当上了总统,这些人肯定不属于“胜利的阴影”。我要说的“等待回家的人”,主要是指战争中被俘虏的士兵,也就是战俘,其中包括德国战俘、日本战俘、意大利战俘,以及相当多的荷兰战俘、比利时战俘,还有法国战俘。“二战”最后,法国虽然忝居战胜国行列,但在1940年时,它曾经是签署过投降书的战败国,当时有两百多万法军被德国俘虏,当他们被释放的时候,绝对不可能像苏军和英军一样衣锦还乡,这些人在德国充当劳工,经历了九死一生的磨难,他们带着羞耻,带着愧疚,带着不安,惴惴地等待着回家,而且就算他们回到家,也无法预料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第二类人叫作“被驱逐出家园的人”。“二战”之后,世界格局重新划分,因为领土的变迁,上千万的人被赶出了家乡,被迫去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在“二战”时期的整个世界,所谓民族和国家的概念还是极其强大的,人们的民族主义观念非常浓烈,战争更是民族之间的较量和对决。战后,波兰有将近一半(40%左右)的土地归了苏联,原本生活在那里的上百万人都被赶了出去。被驱逐出家园的人不仅包括波兰人,还有大量生活在欧洲的德裔,比如捷克苏台德的德裔、罗马尼亚的德裔、保加利亚的德裔、荷兰的德裔、丹麦的德裔,当然也包括已经在库页岛生活了四五十年的大量日本移民,也包括在东北生活了很久的伪满洲国的日裔移民和开拓团,等等,这些人都要被轰走。你也许没法具体去算,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十几年,能不能就把这个地方当作家乡,而且伪满洲国的日本人与其说是被驱逐,倒不如说是回家了,但库页岛上的日裔移民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四五十年,那是整整一代人的扎根和经营,活生生地就被驱离了。同样,德国也有一大块地方补给了波兰,以及归了苏联,所以生活在那里的将近八百万德国人,也被驱逐出了家园。这些德国人已经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了几百年,他们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突然战败了,家园一夜间成了波兰人和苏联人的,他们则要被赶到更加满目疮痍的德国西部,重新寻找生活的土壤。

第三类人是最惨的,叫作“无家可归的人”。“二战”胜利之后无处可去的人相当多,包括大量的犹太人,这些人有的是在集中营里活下来的,有的是在地下室里躲了很多年的,还有参加游击队的,等等。很少有人去关注这些犹太人后来去了哪里,事实上他们即便回到了家乡,也是不受欢迎的,甚至遭到了迫害,所以后来的以色列国,就是这些无家可归的犹太人重新建立的国家。虽然《圣经》上写了,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土地,但这些犹太人祖祖辈辈都是生活在欧洲的,为了民族最后的生存,他们才被迫去了以色列。还有因为仇恨而不能回家的人,比如克罗地亚人,他们在战争期间,对南斯拉夫人民、南斯拉夫游击队等,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这些人如果回到家,只有死路一条。还有苏联革命期间逃出来的沙俄的军人、军官,哥萨克的骑兵,还有白俄人等,他们在战争期间跟随德军回到苏联,等于跟随着德军去攻打自己的祖国,犯下了大量的罪行,他们留在苏联必死无疑。还有流亡在英国的波兰政府和20万波兰自由军,按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波兰已经归了苏联阵营,变成了共产党国家,这个资产阶级的流亡政府完全回不去了,可是他们身上还带着国玺和宪法,他们能去哪儿?该怎么继续维持?那20万波兰的自由军将流散到何处?战后,这种无家可归的故事不胜枚举。

首先是第一类人,也就是怀着羞耻和不安的心,准备回家的人,主要就是指各国的战俘。

我看过各种各样关于“二战”后的文献和资料,各战胜国对待战俘的态度截然不同,而被俘后所受到的待遇,将直接影响战俘们回家时的心情。我按照自己的印象,给各大战胜国列了个排行榜,考察因素包括哪个国家对待战俘最好,哪个国家对待战俘最不人道,等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