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王还是歌后?
但……赵雅晴有些纠结了,歌的质量过关了,可接近两千万的资金,这要是不回本,是要出事的。
《海底》质量确实可以,但那种意境太窒息,她也不确定能不能成为流行曲,万一现在的听众不喜欢那么压抑的音乐呢?
本来老爹就不乐意自已整天出来抛头露面,巴不得自已犯错,好给她穿小鞋然后送回家去。
江涵有被无语到,当即打断对方的思路:“赵主管,你理解错了,就是1800,没有万。”
“1800没有万?那就是块,1800块?”
赵雅晴松了口气,神情也在后知后觉变化起来:“不对,一首歌的成本怎么可能这么低?歌手不拿演唱费的话,可以签订分成合同,但录音、后期制作、拍摄MV、磁带那些也是要算进去的。”
所有流程分工下来,成本也有数可算,毕竟人家不会给你白干活。
“我已经算进去了,这1800是磁带的成本,当然了,也可以零成本,毕竟磁带方面不是刚需。”
磁带方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是刚需,对那些当红歌手,制作人来说才是。
当你有了足够的名气后,磁带就是号召力和购买力的象征。
毕竟,运营足够好的话,大部分粉丝是会主动为自已的“梦想”买单的。
紧接着江涵娓娓道来:“曲、录、后期,我都可以包揽,至于MV方面我觉得可以先不用拍摄。”
现在的歌手,都是采取分成的方式,而且是直接从公司拿的8成来扣。
比如这首《海底》是28分账,跟歌手合作的话,歌手拿到的分成收益,是直接从公司里的8成扣。
只要词曲录制混音后期等制作一条龙全包,理论上是零成本。
“歌曲的前期到后期你都要一条龙?”
赵雅晴又问:“这首海底的音调和曲子你已经敲定了?”
“基本搞定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首歌的分账就得改一下了,你全包的情况下公司也不好意思只给你2成,你拿3成吧。”
赵雅晴有些意外,整首歌自已一条龙包揽,不给其他人赚一点钱,还真是全能型人才啊。
“好,不过我想把发行的日期赶上来,尽量在三月初敲定。”
对江涵来说,发布新歌无疑是在争分夺秒。
“你要打榜民谣季?这可是跟楚河撞档期了啊,而且还有不到一个星期就三月了,时间太紧张。”
赵雅晴寻思着这首《海底》确实是一首不错的民谣。
只是这么好的作品,必须要拿一个好名次,才对得起它的质量。
“现在纳森娱乐已经官宣,三月排行榜前五都被楚河预定了,那种热度跟流量,《海底》在民谣季上发布,太吃亏了,不如避开三月,筹备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