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灵儿之所以先带着小公主肖雪茹先于范雨桐和蝶儿赶到南京城,主要是因为肖天健既然已经登临天下,总不能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吧!另外一个是让范灵儿带给肖天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范雨桐在洛阳城中年前的时候,成功的为肖天健生下了一个六斤多重的胖小子,终于使得肖天健有了儿子了,为了生这个小家伙,范雨桐还险一些因为难产丢了性命,幸好最后时刻还是生下了他,在名医的救治之下,范雨桐才保住了性命,所以范雨桐即便是生产之后,也因为身体虚弱,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之后,才能长途跋涉赶到南京城,所以才让范灵儿代表她先行赶到南京城将这个好消息告知了肖天健。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在范雨桐生产的几天时间之后,蝶儿也顺利的为肖天健生下了一个女儿,让肖天健一下又多了一个宝贝公主,而且母子都很健康,这一下可把肖天健给乐坏了,虽然尚没有见到自己的这一对宝贝儿女,可是肖天健还是高兴的发了好一阵的傻,回过神之后,当即便为这对儿女取名,男孩儿就叫肖浩宇,暗喻此子今后胸怀如同浩瀚宇宙一般宽广,能成就一番天大的事业,而小女儿则取名为嘉喜,暗喻她的到来是喜上加喜。
对于这个消息,其实刑天军上下文武大臣们也都同样高兴,这些年来肖天健一直无后这件事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始终如同一根刺一般,让他们隐隐中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别的皇帝如果没有子嗣的话,大可从皇族之中过继一个,可是肖天健却自称此世上早已没有任何亲人,如果他有一个三长两短的话,今后他们好不容易打下的这么大的盘子,肯定就会分崩离析。
去年当得知范灵儿为肖天健生了一个女儿的时候,众人便很是高兴,既然范灵儿能生女儿,那么说明肖天健便没有内疾,起码生养是没有问题的,现如今当得知肖天健喜添一子的时候,这些文武大臣们便彻底把心给放了下来,再也不用有以前的那种担心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观念就是这样,世袭制度在所有人的心目之中都根深蒂固,本来生不生儿子是肖天健的私事,但是当他执掌天下的时候,这便不再是一件私事了,而是上升到了国家今后是否可以稳定的大事的层面上了。
他们现在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最上层必须要有一个可以维系这个利益集团的因素,肖天健在的话,没有一点问题,但是如果肖天健出什么岔子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有一个人来替代他,今后成为这些人所效忠的对象,来维系这个利益集团的稳定,所以范雨桐这一次为肖天健诞下一个龙子,无疑让所有人的心都放在了肚子里面,这一点肖天健自己也很清楚,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承认他生不生儿子这件事,对于他麾下的这个集团至关重要,现如今他也终于可以将这块石头放在了地上了。
随着肖天健祭拜过了天地之后,率众登上了皇宫外面的洪武门,这个时候,这个洪武门已经被重新修葺一新,并被肖天健改称为了耀武门,在耀武门外,便是一条宽阔的大街,耀武门下面,便陈列了一排十二门被擦拭的锃亮的三磅轻炮,一看到肖天健一身黄袍登上了耀武门之后,城门下的一个军官立即便大声叫道:“点炮……”
(特别鸣谢不喝西北风兄弟的打赏!)
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阅兵
就在肖天健率领文武百官登上了耀武门城楼之后,随着司仪一声令下,在耀武门城楼之下的那些早已做好点火准备的那些炮手们,立即便动作划一整齐的朝前迈步,同时放下手臂,用烧红的铁钎插入到了火门之中,点燃了火炮,瞬间耀武门之下便响起了整齐的炮声。
每一炮鸣放之后,都会间隔一段时间,炮手们则迅速的开始重新装填,当然了,这种鸣炮仪式,只需要装填药包即可,绝对是不会装填弹丸的,这样一来十二门火炮,整整齐放了数声之后,众人侧眼才看到一队队刑天军的兵将们开始高呼着吾皇万岁,从耀武门左侧大道上行进了过来。
之所以鸣炮八响,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从肖天健在崇祯七年在凤翔府起兵造反之后,到这个年头,刚好是八年的时间,所以肖天健便令炮手鸣炮八响,来纪念他们起兵之后的这八年征战历程,同时也宣告了大中国的立国以及阅兵式的开始。
而此时南京城之中的居民们以及各地专程前来观礼的人早已是挤满了大道两旁,说南京城万人空巷丝毫不为过之,就连一些大姑娘小媳妇,在这个时代不易抛头露面的女子,也有不少偷偷的溜出了家门,混入到了人群之中,挤在大道两侧。
肖天健登基的仪式普通人是根本没有机会去观礼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大中国立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阅兵式,可以准许所有人前来观礼,这样的大事岂能就这么白白放过?于是早在头天晚上,阅兵式经过的道路两侧的位置,几乎都被人提前给预定一空,更有人干脆一夜不睡,就在街边占位子死等到底。
而沿街的茶楼酒肆的位置更是早就预订一空,到这个时候早就是一座难求了,如果有人想要再这些地方找个位置观看阅兵式的话,那么不花上一笔钱,恐怕根本就无法得到,一些临街的人家也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便将他们的院墙临时租赁出去,花上一笔钱之后,便可以在正月二十这天坐在他们家的墙头上观看阅兵式。
可是这些墙头依旧满足不了需求,于是一些人干脆连房顶也租了出去,虽说免不了会被踩烂一些屋瓦,可是比起他们的收入来说,这些钱足够他们再重新翻修几次屋顶了,到了正月二十这一天一大早,大批民众便从四面八方城内城外涌入到了城中,挤在了阅兵式行进的大街两侧。
也幸好铁头有所预料,提前加派了不少刑天军兵卒在大街上维持秩序,要不然的话,保不准这一天会发生大规模的踩踏事件,酿成惨祸也说不定呢!
为此刑天军提前在大街两旁划出了界线,并且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派出了兵将设防,凡是观礼之人,都必须要站在线外,这才没有让看热闹的民众拥堵住了大街。
刑天军的兵将民众们是知道厉害的,虽说他们并不扰民,但是做事却雷厉风行,从不拖沓,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些痞子抑或是小偷趁乱在人群里面挤来挤去,要么是顺手牵羊偷点东西,要么就在人群之中对一些女子卡油,搞得人群之中大呼小叫很是混乱。
对于这些痞子之类的人,刑天军的兵将可不客气,只要发现一个,上去便将他们拖出人群,当即便用绳子绑了起来,直接拉到了城外,让他们各个都好生挨了一通鞭子不说,还要每个人去城外船厂服两个月的苦力,所以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局面才得以控制住,没有给阅兵式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
眼看着时间越来越临近中午了,毕竟这是正月间,即便是南京也十分寒冷,许多人冻得已经有点不耐烦了,不少人在屋顶上被寒风吹着,更是哆嗦的厉害,于是便有一些人开始显得不耐烦了起来,嘟嘟囔囔的埋怨着为啥阅兵式还不开始,让他们在这里受冻。
也就在许多人已经开始不耐烦的时候,忽然之间皇宫方向传来了一阵隆隆的炮响,所有人的精神顿时都为之一振,立即都朝着皇宫方向翘首望去。
八声炮响之后,从皇宫左侧一带立即便响起了一片雄壮的口令声,紧接着便响起了一片金鼓之声,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片滚雷一般嘹亮的歌声,顿时在大街上维持秩序的那些刑天军的部众,这个时候已经不能称他们为刑天军了,因为从即日起,原来刑天军所有的部队全部改称为大中国国防军,并且重新授予了他们编号,时下在南京城负责拱卫南京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