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葬明笔趣阁 > 第404部分(第1页)

第404部分(第1页)

对于刑天军的这种表态还有实际行动,各地官民的反应也都不同,当官的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心道老天有眼,这刑天军在这个时候选择休兵,实在是太好了,要不然的话,他们真的就要马上面临着生死的抉择了,现在他们可以稍稍的轻松一点了。

而老百姓们则多对此大为称赞,觉得这肖刑天虽然是个反贼,但是却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在此建奴入寇之际,他宁可放着大好时机不用,停止对官府用兵,让官府得以喘息的机会,集中力量对付关外的建奴入寇,实在是一个有着非同一般的心胸之人,就连一些非常敌视刑天军的文人士子,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得不对肖天健的这个决定表示支持,顿时这个消息被无数人奔走相传,迅速的便传遍了大江南北。

而刑天军在发布这个消息的时候,肖天健甚至于专门给河北、山西的州府县城的官吏们还有官军们送去了一封信,表明一个态度,如果他们无力阻挡建奴入寇的话,刑天军愿意挥师北上,和官军一起抵御建奴,在打退建奴之后,刑天军可以退回原来的控制区之内,绝不会盘踞在他们的辖域之内。

这封信同样也很快以细作在各处张贴告示和散发传单的形式,被公之于众,登时在河北山西也掀起了轩然大波,老百姓对此举双手欢迎,因为他们都知道时下朝廷的官军大多不堪用,根本起不到什么守土之责,能据城死守便已经算是他们还有点良心了,指望他们出城和入寇的建奴野战,根本没一点希望,而刑天军表示愿意出兵助战,帮官军守土保护百姓不受建奴祸害,老百姓当然是欢迎之至了。

可是对于官府来说,却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立即便到处收缴刑天军散发的布告传单,并且派人飞马将这个消息送往了京师,奏报给当今圣上朱由检以及朝中诸官。

朝廷也是在几天之后,便收到了各地送入京师的消息,闻听这个消息之后,不管是崇祯还是杨嗣昌,都是先在内心之中稍稍的松了一口气,但是随即崇祯便大怒了起来,将这些有关刑天军发布共御外侮檄文的奏章一下便甩到了龙案之下。

“荒谬!荒谬到了极点!这简直是胡言乱语!朕乃是当今天子,他肖天健不过只是一个流贼罢了!却口口声声发檄文邀天下共御外侮,这又将朕置于何地?难不成这天下要他们这些贼人来守不成?”崇祯在大殿之中是大发雷霆之怒,龙案上的许多物件都被他摔到了地上,砸的粉碎。

殿中的内侍们无不噤若寒蝉,憋着气一点声音也不敢发出来,就连被招入宫中的杨嗣昌也被吓得不轻,跪在龙案下面,大气也不敢出一口。

崇祯在大殿里面发了好一阵脾气,这才稍稍的平复下来了一些,望着满地狼藉,崇祯顿时心生一种无力的感觉,跌坐在了龙椅上面。

这一次肖天健对天下发出共御外侮的檄文,对他打击很大,本来崇祯是不太想和此次入寇的建奴死战的,在他看来,建奴虽然凶厉,可是毕竟入关只不过是想要抢点钱粮物资,掳一些民壮回去当奴隶罢了,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抢够了之后,他们终归还是要出关回关外去的。

倒是内部的肖天健、李自成这样的人,才是他大明的心腹大患,弄不好是要将他掀下龙椅取而代之的,所以在他的内心之中,这建奴不打也罢,但是必须要解决掉像肖天健、李自成这样的家贼,所以这一次在他的暗示之下,高起潜这个奴才还有杨嗣昌等人都对建奴主和,想要暗中和建奴达成一个密约,将辽东割给建奴,承认建奴的地位,每年再给皇太极六十万两白银,卖一个建奴不再破关入寇,这样一来他便可以将北方的精兵抽调出来,全力去对付在中原“肆虐”的这些流贼们了。

第五章 口水战

虽然崇祯有他一肚子的小算盘,想要对东虏鞑子妥协,但是他又不敢真正的表明主和是他的态度,想要杨嗣昌他们暗中运作此事,真的办成此事之后,一旦天下之人骂的话,他也可以借口这是杨嗣昌他们矫诏办的事情,罪责可以推到下面的臣子身上,到时候随便找俩替罪羊来替他背这个黑锅也就堵住了天下众生之口。

可是在大明京城之中,偏偏就是藏不住秘密,虽然一切有关和建奴议和的事情都是秘而不宣的在暗中进行,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很快便在京城里面被暗中传开了,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官民无不破口大骂,坊间更是指名道姓的大骂杨嗣昌是个卖国贼,一时间和议之事受阻,杨嗣昌也不想背这个黑锅,只能拖了下来。

不过暗中杨嗣昌和高起潜还是按照崇祯的心意,尽可能的控制住京畿一带的兵马,不和入寇的建奴展开大战,只有新任兵部尚书卢象升一意主战,率领麾下的宣大兵马连续在京畿周边跟入寇的建奴军死战不已,虽然连连获胜,但是这些消息却被高起潜和杨嗣昌给按住,根本不报给崇祯。

崇祯这段时间可以说对于京畿周边的战事情况并不是非常清楚,倒是只要有坏消息,杨嗣昌和高起潜便将罪责朝卢象升的脑袋上扣,使得崇祯对卢象升非常不满,可是暗中高起潜和杨嗣昌还处处给卢象升使绊子,既不供给卢象升足够的粮饷,也不派兵与其配合对建奴用兵,还以陈新甲的名义,分去了卢象升时下仅有的不多的兵马,使得卢象升麾下的兵力更加单薄。

可是现在刑天军突然发出了这么一份檄文,就等于将朝廷推到了风头浪尖上,他们如果不打的话,那么天下人能答应吗?到时候连带他朱由检,全部都要被天下人唾弃,肖天健这么做,其实摆明了就是在逼迫朝廷必须要为这件事负责,逼着朝廷要想办法和建奴死战,原来他们的打算这一下算是被肖天健给一脚踢翻,崇祯如何能不生气呢?

现如今倒好,刑天军居然还光明正大的打出了要北上抵御建奴入寇的旗号,如果让他们来的话,那么便表明朝廷没有能力保住自己的国土子民,居然要依仗一支贼军来给他们帮忙,另外肖天健说的好听,北上只为抵御建奴军,只要建奴退出关之后,他们便回到河南去,这话他们能相信吗?刑天军一旦北上,可不可能再把吃到嘴里面的肉还给吐出来呢?所以说,如果让刑天军北上抗击建奴鞑子根本就是个笑话。

可是如果不答应刑天军北上的话,朝廷就要发兵和建奴军死战,而且还不能败,必须要表明他朱由检这个当今大明天子,有能力保护大明的国土子民,可是这么一来,朝廷就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将手头的精兵都投入到对建奴的作战之中,一旦战败的话,不但丢脸丢到家了不说,这些被他朱由检视之为大明最后的保障的这批官军精锐,也可能会大批折损在这场战事之中,今后还拿什么去剿灭肖天健的刑天军和李自成等流贼们呢?

所以这一次肖天健发出的这份告天下的檄文,等于是一下便将朝廷给逼到了死角上,进退不能,反倒是他肖天健却站在了道义的最高点上,肖天健这个办法,实在是毒辣到了极点,不管朝廷怎么做,都是两头不讨好。

答应不答应让刑天军北上呢?崇祯屏退了左右内侍,仅留下了最信任的杨嗣昌商量这件事,杨嗣昌在入宫之前其实已经琢磨了一阵子这件事了,立即劝崇祯万不可让刑天军北上,眼下之计,唯有速速调集各地兵马入卫京师,一是要在京畿周边形成重兵保卫京师,防备建奴攻打京城,二是要严防刑天军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发兵北上,打着抵御建奴军的旗号,到北方抢地盘。

至于对付刑天军的这一个毒招,杨嗣昌倒是给崇祯出了一个不错的主意,那就是再一次公开对刑天军招安,如此一来,便可拆掉刑天军的这一招了。

崇祯一听心情才算是好了一点,不过马上问杨嗣昌眼下调哪一方的官军入卫,杨嗣昌立即说要尽快调洪承畴和孙传庭的陕军入卫。

崇祯又问一旦洪承畴和孙传庭率领陕军入卫的话,陕西那边该怎么办。

杨嗣昌答曰可令时下的宁夏巡抚、兵部右侍郎郑崇俭代之为三边总督负责陕西一带对李自成等路流民军的剿抚。

崇祯考虑之后,觉得眼下也只有这么办了,只得下令拟旨,速调洪承畴和孙传庭率兵入卫京师,同时下诏,让人拟旨去河南招安肖天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