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气象谢幕 > 第185章 二王八司马与永贞革新上(第1页)

第185章 二王八司马与永贞革新上(第1页)

永贞元年(805年)正月二十三日,唐德宗驾崩,享年六十三岁!

年已四十五岁的太子李诵继位,成为大唐第十一任帝王,是为唐顺宗!

顺宗在大唐历史上是个绝无仅有的存在,他于继位四个月前不幸罹患风疾,导致语言功能丧失。在当时那种医疗条件下,无异于宣告了死刑,让已过花甲之年的德宗在哀痛中撒手人寰。

国不可一日无君,顺宗只好拖着病体勉强登基,苦苦强撑了八个月。他在位时间虽然不长,却依靠着“二王、八司马”,发动了一次旨在肃清朝政的变革,史称“永贞革新”。

所谓二王、八司马,是服务于顺宗的一个“十人小团队”——王叔文、王伾,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

这次革新历时一百四十六天,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只留下几页薄纸,却因柳宗元、刘禹锡两大文豪的参与倍受瞩目!

提起此事,还得从这支“十人团队”的老板——顺宗李诵谈起!

李诵是大唐历史上当储君时间最长的帝王,他十九岁就做了太子,直至四十五岁才登基,整整等了二十六年!

历史上比他做太子时间还长的,仅有康熙之子胤礽与汉武帝之子刘据,但这两人最终都没修成正果。

在此期间,作为一个身处权力核心的旁观者,他与父亲一同经历过泾原兵变的战火离乱,亲眼见证过民生艰难,对父亲执政期间的利弊得失看得非常通透。史书称他成熟、慈悲、有韬略,这一品行的形成,恐怕既有德宗的加意培养,也与他二十多年的隐忍历练密不可分。

可以想见,像他这样具有丰富政治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储君,一旦接手国政必将很快胜任,并在短时期内带来让人眼前一亮的施政成果。

只可惜,上天不遂人愿!多年的媳妇还没等熬成婆,就已被生活压弯了腰,他的中风使所有希望都化成了泡影!

一切都来得如此猝不及防,行动不便的李诵为了大唐天下的稳定,只得勉为其难的在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拥护下登基,更改年号为“永贞”。

可是一个说不出话来的人还如何颁诏施令?此时,王伾、王叔文——“二王”——凭空出世!

这两人都是李诵做太子时的幕僚,都生于江浙一带。王伾善书法,王叔文精棋道,各以所长陪太子解闷。

王伾人长的很丑,说的一嘴吴语,在李诵眼里就是一个供他开玩笑、逗闷子弄臣。

王叔文五十多岁,读过很多书,为人严肃有城府,经常与李诵在弈棋时聊些民间疾苦,李诵对他比较尊重。

有一天,李诵看书看累了,和身边幕僚闲议朝政。也不知是谁开的头,说起宫市之弊。

李诵早对此不满,一听有人提起,便慷慨激昂的说:“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好,我对此早有看法!”言毕,众人纷纷附和,有夸他英明的,有捧他明见的,不一而足。只有王叔文若有所思、不发一言。

等到众人告退,李诵将王叔文留下,诚恳询问他不发表意见的原因。

王叔文道:“身为太子主要是探问圣上吃得怎样、是否安康,不宜过问敏感事务。陛下在位已久,如果因此怀疑太子邀买人心,请问您当如何自处。”

李诵猛然一惊,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对王叔文留下深刻印象,认为他稳重老练、可托重用。

王叔文在获得李诵信任后,与王伾一起,开始秘密结交朝中有名望、想干事的年轻一代中层官员。与韦执谊、陆淳、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枊宗元、刘禹锡八人号称死党。后来,凌准、程异经人介绍,也加入了这个小团体。

他们有三个共同点:

首先,多为言官出身。除了程异做过县尉,从事财赋工作外,其他人要么是拾遗、要么是监察御史,还有在大理寺管审案的,以上这些都可笼统归为言官体系。言官是用于议论朝政得失的,其职能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纪检监察部门。

其次,文化层次较高。且不说知名度最高的刘禹锡、柳宗元二人,韦执谊、凌准、陈谏也都是在当时很有名气的大学问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