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平时看不惯韩信的,对韩信不满的,甚至认为韩信的重申军法剥夺他们既得利益的,都来低毁韩信。
汉军中说话比较有分量的人见大势所趋,也参合进来,这些人多半是因为韩信抢他们风头,爬到他们头上而心怀不满的人。
“韩信徒有大将军之衔,水灌废丘,何须如此多兵?”
“京索之战,装神弄诡,不过阴差阳错耳。”
说到最后还把韩信京索之战击破楚军,以至不能西进的功劳给抹杀。
闻之,刘邦眼眸里流露出一丝笑意,他没想到自己用韩信会招来那么多怨言,说出来也好,总比憋在心里,最后酿成恶果好的多;不过刘邦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人说的很痛快,但没几个能真正挡住楚军的,如果没有韩信在京索之间的指挥,现在楚军指不定会打到什么地方。
如果荥阳守不住,楚军必定会兵压函谷关,他刘邦还能在这里稍显轻松的来解决章邯嘛。
由韩信打好的前提,外加吕泽的指挥,刘邦目前不担心关外的事情,只要项羽被牵制住,没亲自带兵至荥阳,关外就不会有事。
现在考虑的是西魏,考虑的要不要从关外调兵。
数日前,彭城内一样的议论纷纷,令项羽举棋不定,思考很久,不知道该听谁的。
由于下邑有汉军驻守,淮南又有一个坐山观虎斗的黥布,派遣数名使者催促其发兵佐楚,他就是不动,听闻又有汉使入淮南,必定有问题;再加上一些其他事情使得项羽滞留在彭城,没有亲自带兵追击刘邦。
项羽也在想,吾乃西楚霸王,总不能什么皆亲力亲为,把机会留给诸将。
范增也觉得刘邦之所以能够攻入彭城,就是彭城的布防还欠缺,又无猛将镇守,故而留下项羽商谈重新布防事宜。
范增知道项羽对刘邦入彭城很恼怒,便提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既然西魏来讲和,就应该不计前嫌发兵助西瑰。
如此楚军虽然被滞留在荥阳一带,但楚军的戈矛却可以直接绕过荥阳,可借助西魏直插关中,此一利也。
其次,范增继续坚持项羽拉拢王陵,既然封其王依然不能动其心,那就从另一方方面着手。
范增将眸光瞄向王陵之母,建议项羽将王陵之母请到楚军中,好生款待,以其母召王陵入楚。
陈婴等其他西楚之臣则持反对意见。
认为河东距离彭城太过遥远,粮草补给是个大问题,而且魏王豹反复无常,如有变,岂不断送一支精锐之军。
对于拉拢王陵,使楚可以很顺利的借道武关入咸阳,同样持反对意见,陈婴的意思是接王陵之母入楚,有劫持之嫌,如有不测,王陵定憎恨于楚,不可。
陈婴和范增的意见向左,项羽有些犯难,按照谋略的高深而言,自然是范增更胜一筹,但论谨慎忠诚,自然是陈婴更称心,至少没有任何威胁。
人才都是有两面性,能力越强,帮助越大,那么威胁也就越大。
陈婴反对道,“知者言大王有求贤敬老之心,不知者以为大王弄手段,逼贤良,不可。”
“大王求贤若渴,接其母入楚,尊之,更显项王之德,有何不可?”
喜欢汉室风云录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汉室风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