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卷子的人全是熟人就算了,考前要是还天天见面,难免会给人一种“你怎么不直接保送状元算了”的感觉……
当然,现在外头各种讨论跟这个说法的差别也不大就是了。
不同的是对于京师大部分人来说,对他们看着长大的小神童拿状元都是很看好的。
你说人小神童才九岁不该得状元,你自己二十岁了,出的书有人小神童多吗?有本事跟人合编《成语词典》吗?去考科举能连中二元吗?
最重要的是,你能坐到街头给人免费帮人写家书,一写就是一整年吗?
当初那“免费”二字,可是曾经风靡全京师,被无数商贾学去当噱头的!
小神童那个书信摊子一度为不少人免费写过家书,如今其中许多人已经与家人在京师团聚了,手头可都还留着当初的家书。
小神童要是能中状元,他们保准拿出来吹嘘个十天半个月,仿佛元及第的是自家孩子!
当然,在小神童高中会元的消息传开以后,很多人就已经找出各种神童真迹开始吹了……
有这么庞大的群众基础在,文哥儿不中个状元很难收场!
文哥儿还不知道他亲手散出去无数黑历史(练字书信)正在京师各个街头巷尾大规模传播,他闭门读书小半个月,终于迎来了殿试的日子。
殿试的主考官理论上是皇帝朱祐樘,考完殿试的进士们一跃成为传说中的“天子门生”,不过皇帝肯定不可能亲自干活,所以殿试的各项工作还是由徐溥他们这些人来负责。
今年内阁由大学士徐溥、刘健充当读卷官,要不是丘濬他们推了这活儿,内阁全员都会参与其中。
于是今年殿试主要由徐溥、刘健负责统筹全局,再由元守直他们这些更为年轻力壮的读卷官负责干活。
……对文哥儿这个准考生来说,就差没有全员熟人了。
文哥儿没有关心读卷官都有谁,殿试当天一早就到熟悉的宫门外排队等着入场。
他是会试第一,入宫时也是排在第一位,他后面接的则是会试第!
自古以来朝廷对于组织大型活动就很追求壮观和对称,像他们这些考生入场参加殿试也是有一套规范流程的。
比如此时此刻他们会试排名为一五七九的考生排在左掖门外,会试排名为二四六八十的考生则排在右掖门外。
等到宫门一开,大伙就可以分成左右两排规规整整地自左右掖门进入紫禁城!
整齐!有序!
庄严!肃穆!
不过左掖门外百来位士子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咱这队领头的有点矮。
文哥儿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是这样的:……瞧瞧这熟悉的宫门,瞧瞧这熟悉的侍卫,从这里走进去不知还会看到多少熟悉的面孔……
莫名地,大家都紧张不起来了。
都已经考到这里来了,最后一场殿试又有什么好怕的?
再差也是同进士!
下了场就别紧张!
捋起袖子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