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准备上鞭策他爹和他哥步步高升,下鞭策儿子侄子步步高升!
那么待在中中间间坐享其成的是谁呢!
是他!是他王小没错!
超棒!
哥儿开心得直晃腿,兴致勃勃地和王守仁起自己的美好设,到最后还当起十邪恶且
特别讨嫌的催人士:“哥,你和嫂嫂什么时候给我个侄儿?”
王守仁:“………………”
一开始王守仁的法是这样的:弟啊,可长点心吧,话注意点场合,没看到咱爹揍你吗?
听着听着王守仁的法是这样的:是不是该联合咱爹揍他一顿?
有话好好,没事讲什么孩子?!
哥儿叭叭一通有点口干,捧着茶饮子开始吨吨吨。
结果他吨吨吨完就感觉饭桌上有杀气。
还不止一道!
哥儿立刻跳下椅子,飞快句“我吃饱啦”就撒丫子跑。
接下来的日子里,哥儿每天早上抵达翰林院还多个新课程,那就是把自己前一天练的字拿给吴宽指点,算是把书画课和围棋课都转到翰林院上。
他偶尔自己看腻书,还蹭钱福他们这些庶吉士的课。
庶吉士这些课程算是翰林院的岗前培训项目,由翰林学士亲自授课。
每届科举只有通过庶吉士考核的新科士才有机会翰林院,针对日后的官岗位针对性的学习。
哥儿跑蹭堂课,学到好种公的写作模板,偶尔还和钱福他们一起吃饭,听他们天南海北地闲聊。
有天他听榜眼刘存业感慨:“我们还是幸运的,正好赶上庶吉士选拔,像杨前辈他们那一届就是没碰上庶吉士选拔,只能直接选官。”
哥儿好奇地问:“哪位杨前辈啊?”
翰林院的人都知道哥儿有四个学士老师的事,对他都特别友好。
刘存业听他这么一问,便给他讲讲,是李东阳的好友兼师弟杨一清,如今正在山西那边任职。
杨一清当年可是有名的神童,他和李东阳一起当的翰林院秀才,后来十八岁便金榜题名,多好的出身啊。
要是当初翰林院的话,何必外地蹉跎这么久?
可惜那年没搞庶吉士选拔,纵然杨一清有天的名气和再高的才华,都没法考翰林院来。
这能不能,全靠的是运气!
哥儿一听,这位杨前辈居然还是自己师叔!
他们师叔听起来有点倒霉啊!
哥儿道:“那以后考上士,岂不是还得烧香拜拜,祈祷接下来有庶吉士选拔?”
“是这样没错,我爹还真寺里拜。”有人笑着接话。
其他人听也忍不住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