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过关山讲的什么 > 2330(第15页)

2330(第15页)

而在隔壁的赵或听闻后脸色瞬间沉了下去,眨眼间跨步走向桌面放着的吞山啸,带着勃然大怒去找唐昌民算账。

沈凭快步冲向厢房门前张手拦住他的去路,两人无法张声,以免被听见动静,所以沈凭只能冲他摇头,示意他不要鲁莽行事。

赵或气得呼吸加重,胸膛更是急促地起伏着,双眼怒火中烧,沈凭也看出他在拼命克制自我。

绝望的哭声在最后还是隐隐消失在了漫漫长夜里,当沈怀建把人送走之后,折返回厢房时看到意料之中的两人站在里面。

这一次赵或没有把安顿的事情交给任何人,而是和沈凭亲力亲为选了茶楼给他们暂时落脚,并且派人送信给贺宽,命他查出林金伟的旧籍。

经此一事,沈凭知道沈怀建恐怕再难下定决心离开启州。

但是他念及沈怀建的安危,且《明盛大典》关乎他回京复命,在今晚更知事态愈发复杂,他实在不能安心把沈怀建留在鸦川口,索性把剿匪的事情全盘托出。

沈怀建凝重的神色中看到了一丝波澜,沈凭捕捉到这瞬间的变化,欲打算多劝几句时,忽见他眼神沉重看着自己。

不过,这一次沈怀建望着他时只道:“幸观形与色,窥辨仁与恶。”

沈凭一时间缄默,因为他听懂了沈怀建为自己提的字,让他在此时彻彻底底明白一件事。

他是魏朝的三品官员,不是游手好闲的沈幸仁了,沈怀建此刻在提醒他,面对百姓的沉冤莫白,就该为其伸张正义,而不是纸上谈兵。

不日后,沈怀建在赵或的安排下,秘密离开了鸦川口,朝着启州城的方向而去,待这件事情尘埃落定后众人会在启州城相见,届时再护送《明盛大典》回魏都。

安顿难民一事是出自唐昌民之手,明知难免因无籍易被排挤,却仍旧将住宅安顿在其中,驱赶的目的再明显不过,只是他们不知唐昌民当初这样安排的居心。

为了进一步调查,沈凭利用职权暂免他参与查案事宜,决定循序渐进将他推出局外,让遇刺案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

他和唐昌民为同级,但却有一点微妙的差距在其中,他来启州身负的是接替秘书监职务,乃正三品,在唐昌民的从三品之上,这也是他来到启州后受得起对方行礼的主要原因。

而身为皇子的赵或虽然能直接下令罢免唐昌民,但是他身后有庞大的世家派,如果不能名正言顺找到理由罢免清流派的唐昌民,只怕这件事情传到远在魏都的朝廷后,势必又要掀起一阵风波。

然而,在他们计划好了一切欲行动之际,不料突然收到来自贺宽的消息。

骠骑府在两州交界抓到落跑的匪徒,经过拷问得知是杀害难民的凶手之一,匪徒一口咬定这件事情是自己所谋划,和其余人无关,恰巧想要劫财不成才失手杀了人。

此消息一出,无疑让人感到猝不及防,计划赶不上的变化,也彻底搅乱他们行动,让事态的发展往另一个方向演变,成了难民自愿选择出逃才被匪徒杀害,而非因为遭受百姓的排挤才导致悲剧发生,令唐昌民洗清刻意设陷欺压难民的嫌疑。

作者有话说:

谢谢阅读和支持。

第30章来信

贺宽将匪徒从越州押至启州的大牢中,他虽带了骠骑兵来,但人数并不多,只因掌管两州府兵的官员都是各司其职,不宜喧宾夺主。

经过难民被害一事后,赵或对启州心有存疑,他做不到毫无防备动用启州的府兵,就必须要用到曾并肩作战过的越州骠骑府。

此次抓到匪徒的时机来得恰好,贺宽虽带了零散几人前来,实际上在入到启州的途中将人布防妥当,一旦下了命令,埋藏在暗处的骠骑兵便会成为一把利刃,指哪打哪。

沈凭跟随着赵或前去牢房中审讯匪徒,贺宽则借着守护百姓那冠冕堂皇的理由去了鸦川关口。

牢房中接二连三的惨叫声将其余囚犯吓得不轻,沈凭和赵或站在牢房中,面无表情看着被严刑拷打的匪徒。

赵或总是时不时转头瞥一眼身边的人,但见到那波澜不惊的脸色时又转头回去,生怕错过什么精彩的神色变化似的。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沈凭那厢虽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但实际上内心一直心慌意乱着。

他生平未曾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即便在影视剧中也有一定尺度把控,可眼前这一幕,哪怕拿鲜血淋漓来形容都是保守的。若非有厚重的氅衣将他裹住,他袖下轻颤的手恐怕要成为赵或的笑柄。

一炷香后,所有声音戛然而止,唯独剩下那做誊录的人未曾停笔,寒冬腊月里,录事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水。

待见到那录事将毛笔搁置下的那一刻,角落里站着的两抹身影动了下,两人一前一后抬脚朝录事的方向走去。

沈凭仔细地把爰书从头到尾看完,眉头也随之微微皱起,“太详细了。”

甚至详细到连林金伟出门的时辰都能说得出来,实在过分离奇。

这也是赵或看到时所感到意外之处,他扫了眼不远处那奄奄一息的匪徒,道:“你指的是有备而来还是苦肉计?”

沈凭不得不承认他的敏锐,也逐渐习惯两人在事态嗅觉上的同频反应,“那他为什么要用苦肉计折磨自己?”

如果是蓄谋已久的话,说明从林金伟等人被安顿时起,难民们便已经被匪徒盯上了。

但匪徒即便丧心病狂也并不愚蠢,明知劫财却挑身无分文的难民下手,何至于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