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永劫无间天梯 > 第65章 大嫂(第2页)

第65章 大嫂(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施主欲往何处?”老僧又问道。

“风吹往何处,我就去何处。”张哲翰在光幕上选了一句话答道。

“若无风,施主欲往何处?”

“脚走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脚要是不走,你去哪里?”

“去吃茶。”

老僧深陷的眼眸突然睁开,深邃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

清脆的风铃声从塔顶传来,在塔厅里听得异常清晰,老僧又问:“塔上风铃因何而响?”

“风吹铃响。”张哲翰秒答。

“是风响还是铃响?”

“都不是,是心在响。”

这段机锋的典故出自《六祖坛经》,原文是“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只不过把“幡动”变成了“铃响”,没什么难度。

【接下来无论他问什么,你都回答“吃茶去”。】非非建议道。

“吃茶去”三字是着名的佛门禅语,出自唐代佛家典籍《宗门拈古汇集》。原文是:

有二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一僧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另一僧,回答道:“不曾到。”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院主应诺,师曰:“吃茶去!”

这段话的意思是让人认识心的本来面目。叫你“吃茶去”,目的不单纯是吃茶,而要体会“能吃茶的是谁”?平常人吃茶,赶快品尝这是什么好茶,香不香,甜不甜,都在向外寻求,但禅师的“吃茶去”,是让你反观自照,认识本心,这在禅宗是非常高明的指点。禅悟如同吃茶,是苦是甜,还需自己品悟,以一颗平常心悟得平常生活中的自然之道。

换个角度说,在所有打机锋的场合,“吃茶去”三个字几乎可以说是通杀语。

石桌上的茶杯里无茶,是不是就在暗示这个典故?

“施主缘何而来?”老僧开始了第三个机锋。

张哲翰依计而行:“吃茶去。”

老僧又问:“白塔因何无影?”

张哲翰想都不想:“吃茶去。”

“何谓祖师西来意?”

“吃茶去。”

……

当张哲翰说到第九个“吃茶去”的时候,老和尚终于住了嘴,沉吟片刻道:“施主大彻大悟矣!”

我把你掀翻了,你不该给点什么吗?张哲翰正琢磨着,老僧把手中的一串佛珠递了过来:“施主与我佛有缘,可持此物前往天目山寻高峰原妙禅师。”

张哲翰大喜,接过佛珠,什么信息提示都没有,大失所望。但非非却在光幕上打开了一幅卷轴。

【元赵孟頫《高峰禅师行状卷》,纸本,纵25。3厘米,横717。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高峰原妙禅师(1238—1295),南宋临济宗杨岐派破庵派僧,苏州吴江人,俗姓徐,字高峰。圆寂后由学生洪乔祖撰成《行状》,对其求法、传法等经历一一详述。元十六年(1279),高峰禅师至天目山西峰,初于师子岩修葺茅棚居住,元十八年入张公洞闭死关,直到去世的十五年时间中,足不出关,被世人尊称为“高峰古佛”。在天目山期间,创立师子院和大觉禅寺,参请者络绎不绝,僧俗随其受戒者数以万计。高峰和尚门下名徒众多,有中峰明本、断崖了义、大觉祖雍、空中以假等人,其中中峰明本与赵孟頫交好。】

赵孟頫和这位高峰原妙禅师关系如此密切,难道这个任务是赵孟頫的专属任务?

要救王着就必然要找高和尚,要找高和尚就必然会来妙应寺,来妙应寺就有可能进白塔,进白塔破了老僧机锋就能得到佛珠,逻辑没有问题。

“敢问上师法号?”张哲翰稽首道。

老僧白眉低垂:“贫僧断桥。”

【断桥妙伦禅师(生卒年不详),南宋禅宗临济宗僧人。湖南净慈寺住持,临济宗之正传。俗姓徐,号松山子、断桥,世称断桥妙伦。黄岩人。径山无准师范禅师弟子,与雪岩祖钦同门。高峰禅师系其弟子。】

搞不清楚怎么回事,还是去看看高和尚吧。

张哲翰把佛珠扔进储物舱,出了白塔,一个瞬移到了天王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