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次的抢收,只抢收了六成左右的田地。
考虑到这些粮食作物都还差一点才能成熟,他们这一次抢收,得到的粮食产量,可能只有往年的一半之多。
如果此时的大唐只是在农业社会的话,那一半的粮食亩产其实也够农民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将这收成不好的一年给挨过去。
可问题是,经过两年的改革,运河区已经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城市人口。
这种情况下,大唐的粮食市场必然会变得更加脆弱。
李秋明白,倘若不向市场供应足够的粮食,那运河区各大城市的粮食价格必定会快速攀升。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李秋首先命令洛阳城的所有达官显贵,让他们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的米商。
尽管这些米商,基本也是这些达官显贵的白手套。
那些养了米商的达官显贵,显然不会愿意错过这个赚钱的好机会。
而如果在过去大唐工业化还没开始,大唐士族门阀还凭着地方割据,过着各过各生活的时候。
但剩下的达官显贵,士族门阀,作为大地主,显然也拥有大量的土地,坐拥大量的粮食,不至于因此饿死。
然而现在,时代变了!
此时的达官显贵,至少市运河区附近的达官显贵,都已经在李秋的带领下,进行了投资。
这就意味着,工厂是否能够稳定生产,将会影响到他们的收益。
他们显然也清楚,如果让那些米商在城市里囤积居奇,操纵粮食价格,一方面肯定会导致工人们休闲约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自身忍饥挨饿的状况,工作效率大幅降低。
那些开工厂的达官显贵显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因此他们颇为积极的寻找那些试图囤积居奇的米商,并加以警告,有些脾气火爆的,甚至直接把这些奸商给抓起来,吊在旗杆上示众。
面对士族门阀们的警告,米商们只能偃旗息鼓,配合着帮忙将粮食价格压低下去去。
可问题是,洛阳附近的粮食就这么多。
如今因为天灾的原因,粮食直接少了一半,剩下的缺口肯定还有很多。
面对这样的困难,李秋想到了两种办法——一种自然是学习导师的经验,让人带将百姓的余粮征集起来,供应市场。
而另一种方法,就是面向长安,呼叫李二的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