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战斗,从中午打到了夕阳西下。
黄昏,日暮的阳光洒落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平添了几分萧瑟。
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李秋看着王玄策走过来,问:
“清点如何了?”
王玄策抱拳,对李秋说道:
“报告将军,此战我军杀敌两万,俘虏敌方六万人。”
“剩下还有零星一些,逃下山去了。”
对于这个结果,李秋颇为满意。
但紧接着,李秋又问道:
“既然如此,那我军伤亡如何?”
王玄策回答:
“回禀将军,我军步兵伤亡一千余人,其中阵亡两百三十二人…还有几十个兄弟,可能撑不过今晚。”
“而骠骑兵那边,在最后的冲锋中,也出现了几十人的损失。”
“不过胸甲骑兵和龙骑兵只有一小部分人受伤,而炮兵更是无一人伤亡。”
听到这个汇报,李秋已经相当满意了。
毕竟,当初吐蕃大军入侵大唐的事情,可是有着整整十二万大军的。
然而经过自己的一番鏖战,却有六万人折戟他乡,还有六万人被自己俘虏。
而自己这边,却只损失了一千多人。
如此夸张的战损比,说是史诗大捷也不为过!
想到这里,李秋当即说道:
“今晚我连夜修书一封,加急回京,让他们派人前来押送俘虏,运送伤员。”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在这山口上休整,整理功劳,顺便对那些折返回来的吐蕃人,来个守株待兔!”
听到的这话,王玄策好奇。
“那将军,如果这些吐蕃人不来怎么办?要是他们一直留在大唐,落草为寇,聚拢起人马以后,恐怕会有麻烦啊!”
麻烦?
听到这话,李秋冷笑,给了王玄策一个“图样图森破”的表情。
只听李秋摇头说道:
“你读史书还是读得太死了啊!”
“史书上,包括汉高祖刘邦在内,许多人落草为寇以后,都能聚拢一大帮人,对朝廷形成威胁,那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当地的环境下,不仅是刘邦,他身边的不少人同样活不下去,只能落草为寇了!”
“这和那些吐蕃人的局面能一样吗?在我大唐西域,除了吐蕃人,还有谁会沦落到落草为寇的地步?”
如今正值贞观年间,老百姓虽谈不上顿顿吃饱饭——毕竟在封建时代,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至少寻常百姓也不至于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谁会落草为寇。
他吐蕃人就算走投无路,想要以劫掠为生,也没有当土匪的群众基础。
听到李秋这么说,王玄策想了想,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
他不禁佩服拜道:
“将军所言极是,是玄策生搬硬套,读死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