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侧批:自古至今,大凡大英雄大豪杰,忠臣孝子,至其真极,不过一死,呜呼哀哉!】
袭人说的要走了,也是准备离开这个世界的意思,所以批语感叹,忠臣孝子到最后终究是一死。
宝玉听见这话,便忙握他的嘴,说道:“罢,罢,罢,不用说这些话了。”
袭人深知宝玉性情古怪,听见奉承吉利话又厌虚而不实,听了这些尽情实话又生悲感,便悔自己说冒撞了,连忙笑着用话截开,只拣那宝玉素喜谈者问之。
先问他春风秋月,再谈及粉淡脂莹,然后谈到女儿如何好,又谈到女儿死,袭人忙掩住口。
女儿便是书中的金陵十二钗簿册上的各个女子。
宝玉谈至浓快时,见他不说了,便笑道:“人谁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个须眉浊物,只知道文死谏,武死战,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节。竟何如不死的好!
必定有昏君他方谏,他只顾邀名,猛拚一死,将来弃君于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战,猛拚一死,他只顾图汗马之名,将来弃国于何地!所以这皆非正死。”
宝玉的观点,可以说是作者在明亡后对这种价值观的反思,他们为了邀名而死,其实不如不死的好。毕竟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救国救民。
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宝玉道:“那武将不过仗血气之勇,疏谋少略,他自己无能,送了性命,这难道也是不得已!
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两句书污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谈乱劝,只顾他邀忠烈之名,浊气一涌,即时拚死,这难道也是不得已!还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他不圣不仁,那天地断不把这万几重任与他了。
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并不知大义。【蒙侧批:此一段议论文武之死,真真确确的非凡常可能道者。】
【庚辰眉批:死时当知大义,千古不磨之论。绮园。】
这句批语再次提醒了,这里宝玉是临死之时的反思。那么宝玉对别人的死批判了一番之后,他认为什么样的死才是“正死”呢?
宝玉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我们仔细看宝玉说的死法,似乎也没有比文死谏武死战高明在哪里,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
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写史书就是要记录事实,明朝的官员只知道反对,宝玉这里也只知道批判,并不能提出更好的死法。
另外这里的宝玉,隐射的是大明韩王政权,宝玉的话就透露了韩王政权的最终结局。
在正式的史书里,没有记录韩王的结局,这应该是为了淡化他的影响。
1663年清军的战报里提到了抓获东安王朱盛蒗,对于当时的韩王却没有题一个字,并且当时其他的史料里也没有准确记录韩王到底去哪了,没有提到就表明他们没有俘虏韩王,否则在清军的战报里一定会吹嘘一番。
从宝玉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韩王政权的君臣是跳河殉国了。
宝玉说“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就是韩王君臣在十三家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已经提前殉国了。
“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这句里提示的很明显,宝玉死后是漂起来,送到那幽僻之处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巫山之战失败以后,韩王和他的臣子们,知道复明无望,已经没有活路了,选择了跳河自尽,他们排着队,“悬崖撒手”,毅然的跳入大江之中,以存最后一丝体面去见祖宗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