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付莘科研生涯的著作和奖项,成了下一个被征伐的对象。
越看越像一场有预谋的联动。
生物学的学术成果产出质量良莠不齐,前段时间正好出了学生联合举报导师的新闻,然后他们就意外发现,付莘的母校正是刘珂教授所任职的学校。
营销号开始揭露所谓的真相。
【比没有师德更让人脊背发凉的学术妲己,究竟应不应当撤销职称。
刘珂,这个名字熟悉吧。
联名的举报的事情还没结果,现在又增添了新的造假证据。
2019年,付莘和刘珂共同署名的论文拿了市级科学进步奖的银奖,但是,重点来了!
这奖最后被撤了,原因是学术造假。
小道消息称付莘已婚,没想到陆乔修还有当小三的爱好呀,这场戏真是越来越好看了。】
他们怎么敢的!
怎么敢把付莘和刘珂的名字放在一起,甚至相提并论?
居然因为一个人渣,将她所有心血当作垃圾。
付莘咽不下这口气。
她掐灭手机,转头问陆乔修:“车技怎么样?”
陆乔修摇头:“不太好,驾照考完就没怎么碰过方向盘,今天开过来还心惊胆战的。”
“钥匙呢?”
“这儿。”
“姐带你出门溜一圈,怎么样?”
“啊?我经纪人说,最好不要出门……”
“所以你到底去不去?”
“去哪?”
付莘披上外套:“警察局。”
做科研,大部分时间像无头苍蝇,有时候埋头做两三个月基础实验,依旧找不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到方向。
导师问:你这个研究还有做下去的必要吗?
虽然不想承认,但答案很明确。
科研人最不愿看见“呈阴性”这样的字眼,所以只能妥协。
推翻无数次实验推导,看完能铺满整张办公桌的参考文献,最后将其转化为文档中寥寥几行论述,这就是付莘的日常。
实验过程多发变故,例如基因没选好,或者克隆过程中产生失误,可能一两年的心血白费了。
这是身边同学的真实例子,直到现在他们还在为毕业焦虑得整日大把掉发。
研究成果就是科研人的自尊和脸面。
付莘断然不会忍气吞声。
关于造谣和侵犯隐私,还能交给法务处理,眼下却是对她引以为傲的劳动成果进行污蔑。
任她再云淡风轻,也受不了这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