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时空旅人电影 > 第241部分(第2页)

第241部分(第2页)

顺便想想,这该要卖多少钱才合适的呢……

事实上,在现代的世界发达国家中,对于各种动植物基因的掠夺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却无声无息地进行着。

中国在这方面远远地落在了后面,许多珍贵的动植物物种流失到了国外,国内反倒是已经灭绝了。

更可笑的是,有些结果改良后的物种,被以大价钱又卖回到了国内,而国家却每年都还要为此而付出大量的“专利费”。

要知道,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全世界都在种,可是却一分钱都没有给过他的

物质上的贫穷不是原罪,但精神上的荒芜,确实是让人已经是无话可说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恨其不举

现在酒桌上的情形有些诡异,四个人全都默然地各自思量,一时却是无人说话了,就是各人身上的那些汤汤水水,这时也全都是恍若未见。

“晋北的气候较京师微冷,不知能否种植这玉米?”

最先回过神来的,果然便是那扮惯了“猪吃虎”的王有才,这个老头子看着不起眼,一身地江湖功夫,却是定然在老国公和周大同这两个昔日地军中悍将之上。

“能,这个没有任何地问题”被王有才喊回神来地张知秋一口肯定。

在现代,东北可是全国种植玉米最多的产地,在明初的气候虽然比现代偏冷,但再怎么着这山西也冷不过东北去。

“那我种三万亩”王有才双拳紧握,两眼平视,斩钉截铁地说

“你说多少?”老国公这下也被王有才的大言“惊醒”了:今天的意外之事怎么会有这么多呢?

早已从地上爬了起来、但胸口却不知如何还挂着一根菜叶地周大同,这时也是目光炯炯地看着王有才,目光中满是惊讶。

此时还是明初,全国土地的大规模兼并还没怎么开始,王有才这开口就是三万亩,确实是把两个大佬也震惊到了的。

不要看王有才刚刚在通州买地千亩,但那是不能耕种的荒地,与农田却根本是两回事的,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在北京,撂荒和未开垦的野地也还有的是。

在这时候,还是很少能够买到大量地农田的,那是农民的命根子。况且即便是农田,这时候也多数是采取“轮耕”的方式来耕种的,这就使农田的利用率立减一半。

没有办法,没有农药、化肥,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土地都只能是“轮耕”,即便是这样,那产量也还是低的让人发指。

不过,王有才也解释了,这三万亩农田,已经是王家如今所有的可耕田地了,换句话说,王有才这就将自己的身家全都赌在张知秋身上了。

张知秋闻言,忍不住也是要佩服这个“乡巴佬”一回的:不愧是能将生意做到“首富”的人,这眼光和魄力,确实是非一般人所能比拟的。

平心而论,张知秋换位思考一下,感觉自己很难做到王有才这般决绝。

老国公虽然开始时骤闻之下也是颇感吃惊,但在沉静下来之后也就想明白了:这王家本身是以商业起家,土地出产本身大约对他的影响也是偏小的;况且即便是这次赌输了,只要由此而靠上了张知秋,日后却是自然有其回本大赚的时候。

真是好算计啊好算计

在这一刻,老国公也不禁对这个貌不惊人、一脸土相的乡下财主刮目相看了:王有才这表现出来地反应速度和对事态地评估应对之举,那可是真不亚于朝中地那些一方大佬们的

有了这玉米一事,其他的那些事情便都再也放不在三人眼中,仅仅只是略略一说便放过不提,只不过今年这农时已过,想要种地,却也只能是有待明年了。

话虽如此,三人却都是直言希望能够早日得到粮种,毕竟只有东西拿到自己手中,那才能说是事情“靠谱”了。

对此,张知秋几乎是没有考虑便应承下来,但同时也和三人直言,这高产的粮种只能提供一半,另外一半却是低产品种,但也把其中地缘由向三人解说清楚。

三个老头儿至此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世上地粮食居然还有不能做种的,心下都是将信将疑;但有如此高产那也是闻所未闻——即便是张知秋口中地“低产”,那也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产量了;当下都是满口地应承下来。

其实要说高产的农作物,那就不得不提土豆。

在张知秋的印象中,在现代土豆的亩产量号称有突破万斤的;这个虽然不知真假,但亩产四、五千斤那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的。

而且与玉米相比,现代土豆对于土地、气候等的要求更低,也更易耕作。但到底要不要同时引进,张知秋转念间便决定暂缓——最起码今天是不再提及了。

在历史上,土豆也是在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沿海的;但是17世纪的土豆由于没有经过基因改良;只能生长在与其原产地安第斯山脉气候类型相似的地方;别的地方即使种植土豆;产量也非常低;质量也不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