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然而教授们说,古玩文物都很值钱,这下子引起了乘客们的注意。
&esp;&esp;讨论到最后,几乎半截车厢的人,都在专注的听他们吹牛皮。
&esp;&esp;“一个明宣德时期的瓷坛,现在最少能卖一千块,要是拿到国外去,在拍卖会议上拍卖,那拍出的价格更高。”
&esp;&esp;“有不少乌金釉瓷坛,都流落到了普通百姓家里,大家伙不识货,还用这些坛子装大酱呀,咸菜呀什么的。”
&esp;&esp;说起高端的东西,老百姓接触不到,像什么梅瓶,酒樽,普通人家根本没有。
&esp;&esp;可坛子是大路货,谁家还没个坛子呢?
&esp;&esp;所以顺着几位教授的话,车厢里边瞬间就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esp;&esp;乘客们纷纷表示,像这样的古董坛子,自己家里有,现在就装着大酱呢。
&esp;&esp;铃木中子听了大家的话,忍不住技痒难耐,从铺位上爬下来,也准备加入讨论。
&esp;&esp;还别说,火车上真有一对夫妻,带着咸菜坛子走亲戚呢。
&esp;&esp;夫妻二人,一边听教授讲乌金釉瓷坛的特点,一边看着自己脚下那个黑乎乎的坛子,越看越觉得,这个坛子像教授说的乌金釉瓷坛。
&esp;&esp;“当家的,咱这个坛子好像也是祖上传下来的?”
&esp;&esp;“是的,这是祖爷爷的酒坛子。”
&esp;&esp;“那……让那几个教授看看,万一是古物呢?”
&esp;&esp;“看看就看看。”
&esp;&esp;夫妻二人一拍即合,端着瓷坛子就跑过来了。
&esp;&esp;“几位教授,你们都是文化人,听你们说的特别有意思,我这个坛子是祖上传下来的坛子,有些年头了,
&esp;&esp;一直用它装大酱咸菜什么的,麻烦你们几位给掌掌眼,看看是不是值钱的古董?”丈夫捧着坛子,请一位姓李的教授给掌眼。
&esp;&esp;李教授看了看坛子的外观,这个坛子收拾的还干净,坛子表面的花纹略略有些磨损。
&esp;&esp;他想把坛子翻过来,看看坛底上是否有落款,结果差点儿把坛子里的咸菜汤撒出来。
&esp;&esp;“教授你小心点儿,这坛子里还有咸菜。”丈夫急忙提醒。
&esp;&esp;“这……你不把东西倒出来,我也没法看呀。”李教授有些为难。
&esp;&esp;夫妻两个犯了难,坐火车,谁也不会把家当全背上。
&esp;&esp;他们就是想倒咸菜,也没个家伙倒换着盛咸菜,总不能直接把咸菜扔了吧?
&esp;&esp;就在这个时候,乘客们纷纷伸出援手,大家贡献出自己的铝皮饭盒,搪瓷缸子,愿意让他们先装一下咸菜。
&esp;&esp;就连峰哥,都贡献出一个大搪瓷缸子。
&esp;&esp;等到热心人帮着他们分完了咸菜之后,夫妻两个又把坛子抱去,用清水冲了一遍,这才拿过来请教授再看。
&esp;&esp;李教授把坛子倒过来,只见坛子底部果然有蓝色的款识。
&esp;&esp;李教授大喜过望,取出放大镜仔细的看着。
&esp;&esp;这个坛子命运多舛,可能以前也金尊玉贵过,后来不是跟咸菜打交道,就是跟酱油醋打交道,所以款识有些模糊不清。
&esp;&esp;李教授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才认出款识上的几个字,写的是大明嘉靖年制。
&esp;&esp;“落款没有问题,从坛子的花色和款识来看,这的确是明嘉靖年间的瓷器,你们用它装咸菜,有些暴殄天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