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政策是洛阳那边讨论之后定下来的,是益州和吴地独有的政策,因为他们一个对着西南百濮和荆蛮,一个对着东南百越。
至于北边盐政,他们要对的是匈奴,又是一套和关市挂钩的独有盐政。
他们益州今年已经发了盐引了,虽然不多,但对南边百濮和荆蛮很有吸引力,换来了很多珍贵的药材、动物皮毛、象牙、角什么的,这些东西他已经挑了一些出来,争取能在陛下过年的时候给您送个礼物。
百濮和荆蛮很喜欢他们雪白细腻的蜀盐,现在盐商的队伍在那边很受欢迎。
不止是南边的人,蜀地本土那些住在山上的山民,也因为这些盐,会想主动和山下的蜀民以物换盐。
只是盐再便宜,那也是蜀民们要自己花钱、花粮食来换的,他们自己盐都不多,本地卖盐的官府对他们每个人什么家庭条件都知道,买多就会引起注意。
就算不说这些,双面郎君柳珀持两仪剑剑斩不法私盐的故事,已经随着蜀盐在蜀地铺开,传遍蜀地。普通百姓不想因为卖这点盐,就被盐政官斩于剑下。
不是很想挑战法律的蜀民,也把这些事情都老老实实告诉了山民们。
虽说躲在山上的少民和山下的蜀民关系不错,但这不值得他们和山民交易自己手里不多的盐。
在蜀民们都表明自己的态度后,已经有几个山上的部落主动派人下山来接触晋人官府,想要拿他们的东西来换盐交易。
柳珀表示,陛下,你放心,我一定会让这些躲在山上的少民能沐得圣恩,穿我晋服,写我晋字,要么下山做晋人,要么在山上也成为晋人,总之都会是陛下您的子民,西南的蛮荒小国也会臣服在我大晋天子手中!
看完了的小白:挺好的,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柳珀你慢慢来吧,千万不要着急。
蜀地这会儿也不是没人,只是山上的人要是愿意下来,这人口资源就算再少,也能给蜀郡再创收一波。
咱不能竭泽而渔,要可持续性发展,那些下来的山民也是我大晋百姓,你悠着点,不要太过分。
还有,往南边去的商队记得把控把控,往西南小国卖去的盐有多少,你作为盐政必须有数,不能让人钻到空子走私。
臣不臣服的不重要,我要的是大晋成为南北西东边陲小国子民心中的天上人间。
光看这份奏折的书面排版,小白都能给个99分,更别说工作汇报的内容同样质量优秀。
不过柳珀这空字的习惯也让他想起来了,该是时候统一标点符号了。
蜀地森林资源丰富,还有各种品种的竹子,这些竹子既能是煮盐产业的重要工具,也能作为重要的造纸原料。
只是今年扶仙宫那些熟练的造纸匠人人手有限,老带新训练一大批出来需要等明年,明年这些匠人会去齐地、吴地和蜀地,给那些地方也带去造纸作坊,优先发展这三个地方的文化产业。
蓟州和定州这种西北和东北的地方,那就直接从中原运纸过去,等以后产量高了看看能不能打下来。
洛阳和长安为中心的地方,本就是中原文化最强势的地方,有这两个都城造纸作坊的供应,价格较高的纸张对外售卖也还只是紧俏,不至于稀缺。
给吴地和齐地的,算是补偿他两个王兄,给他们丢一份好产业,给蜀地的,是培养培养他们对大晋的归属,因地制宜给个产业。
中原文化再先进,再多姿多彩,那也得外面能看得到啊。不把传播途径搞多一点,这怎么传播出去。
商人和士会把《洛字》在内,洛阳城里的见闻,学宫的辩论,成非的诗赋,带去各地,那些记录一切的纸张,就是能让各地知道洛阳文化现在有多强势的重要载体。
比如他吴王兄的吴地,那里虽然有矿有盐的,森林资源还丰富,但是以前是越人居住的地方,现在还残留一些百越文化,越国更是如此。
小白很支持地方发展,但必须以长安-洛阳为中心。
想搞地方经济,地方文化,可以,以洛阳为主要文化中心来辐射地方就很好。
柳珀的奏折看完了,是杨珺的。
杨珺的奏折里,说的是他带着鲁氏子弟这一年在蜀郡修河道的工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