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鸿自然不会期待对方报答。不过他很快发现,接下来的日子,夏紫苏对自己的脸色仿佛也越来越好上几分。大家都是聪明人,彼此心照不宣,严鸿便觉得这笔买卖做的相当合算。他对夏紫苏原先只有远观之趣,而无亵玩之胆。如今有了石进孝这一层关系,也不禁渐渐痴心妄想起来。
行了许多日,船队来到广州府地界,船只靠岸。但见码头处仪仗隆重,与福州光景相差无几。两广总督王钫为首,率领广东众位大员亲往迎接,如众星捧月一般,将严鸿一行人迎进总督衙门。
严鸿听老爹说起过,这王钫当年也曾给夏言递过帖子,算是夏阁门生,和严党略有些不对。但如今夏言尸骨早寒,留在朝野的这些夏党,严鸿倒也懒得去赶尽杀绝,于是先为石进孝引荐。王钫才知道原来这副使是自己的老师弟,当下又叙了同门之谊。
夏紫苏也来拜了世伯,王钫知这俊美少年,居然是恩师夏言之孙。而看这位严钦差的架势,却也并未曾对此芥蒂,大喜道:“当初师弟早夭,某只当夏家绝嗣。不承想,还有贤侄在世,传承恩师香火,实乃老天有眼。”
有了这一层关系,彼此之间更加亲厚,酒席上气氛更为融洽。只是王钫仔细端详,总觉得这个世侄,似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儿家。若是如此,她又与严鸿同行……想到这一节,老督宪心里不禁泛起一层隐隐不快。
待等用罢了酒饭,王钫将香山县令李镜湖招来,向严鸿禀明壕境之事。这李境湖年约四十,生的方面大耳,面目不恶。只是在严鸿看来,总觉得有些眼熟,又想不起在哪见过。
李镜湖也知这钦差不好惹,见面就磕头施礼。彼此落座后,严鸿问道:“大令,本官初至此间,如今壕境是怎样情形,还望大令指点迷津。”
李镜湖施礼道:“回玺卿,如今壕境局势糜烂,岌岌可危。佛郎机人聚众已达千人,于青洲山修筑坞堡,广积粮械,渐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这些西洋鬼子,分明是有强占我大明国土,对抗朝廷之心。且自佛夷到来之后,广人均贪图私利,与佛郎机夷交易牟利。佛夷则日渐恣横,在澳门藏匿倭奴、黑番与亡命之徒,不遵汉官法度。夷人面目狰狞,喜怒无常,此刻号称恭顺,然已多行不法。他日一旦有变,香山危矣,广州危矣!且壕境的土人,屡有状纸,状告佛夷横行不法,多有侵犯。土人与之争斗,又不敌对方强梁。下官虽有意为国讨贼,奈何县穷民弱,丁壮不足。实在难以争斗。还望老大人为两广百姓考虑,速发大兵,勘灭夷贼。”
〖
第四百六十章冤家路窄
严鸿这次出海,加尚宝司少卿衔,李镜湖称其为玺卿,那是尊敬之意。严鸿听对方所奏,双眉微皱:“依大令所言,这佛夷分明是要叛反朝廷,又有骚乱地方之事。只是纵然征剿,也非朝夕可就之功,眼下除了动兵之外,可还有什么良策?”
李镜湖道:“玺卿明鉴,当初朝廷有谕旨,见佛夷必战。当下这批佛郎机人,当初只说是来壕境晾晒货物,后来竟然强住在壕境不去,又靠金银勾引百姓不安农桑。且此辈与倭寇多有勾结,走私贩货,并时有扬帆出海,多半是劫掠海疆,烧杀渔村。这次他们越境妄为,只怕是与倭寇早有联络。到时候若是倭寇与佛夷连成一气,以壕境为根基之地,侵犯广东,恐成大害。依下官所见,除调拨兵马外,可设三策备夷。一则堵塞壕境狭处,二则纵火焚屋,三则于险要处设一关城扼守,使其所需食粮蔬果皆不得入。依此三策,辅以天兵,则夷人必平,克复壕境,不费吹灰之力。”
严鸿听罢,未置可否,抬手示意他退下。然后对王钫道:“王翁,如今两广军备如何?”
王钫叹道:“老朽无能,有负圣恩。如今两广钱粮不济,兵卒欠饷,军心浮动。前番又为征剿浙江、福建倭寇,抽调走了大批兵士军械。若是朝廷决意对壕境用武,须请钦差行文给胡督宪处,请他拨发粮饷救济两广,补齐欠饷,将借调的兵将发还。再设一笔赏金,激励兵勇,才好进剿。不过老夫想来,这刀兵之事,等闲不可轻动,还是要妥善筹划一番,以求万全。否则,若诸事不备。而以一怒兴兵,恐于国不利。”
严鸿一笑道:“王军门老成持重,实不愧为国朝干城。下官一路舟船颠簸,有些乏累,还要在您老面前告个假。这壕境之事,待明日再议。”
王钫见钦差拿下架子,要紧命人引严鸿去卧室休息,自己则与夏紫苏、石进孝闲谈家常。严鸿由严峰、严复和四百户保驾,长随引着,向卧室方向行走。刚要走到门廊处。却听有一人自后面快步追来。高声道:“严玺卿等一等。”
严鸿回头看去。只见一个身材又高又胖,肚皮滚圆的官员,撩袍疾行而来。此人方才酒席上见过,名叫汪柏。现以广东左参政衔授海道副使。严鸿停步问道:“汪大参脚步匆忙,可是有什么急事?”
汪柏身体发福,平素看来锻炼的也不足,这一番快步疾追,累的一阵面红气喘:“严……严玺卿,我是为……为广东父老来乞一条活路的。”
见他这番气急败坏的模样,严鸿笑道:“大参不必焦急,随我屋中叙谈。”
进了严鸿的卧房,严鸿吩咐那长随去沏了壶香茶。便打发他离开。汪柏也不喝茶,只道:“请玺卿屏退左右。”
严鸿笑道:“这四位老兄,与我情同手足,这两位也是我的心腹家人。有什么话都无须背人,大参请讲当面。”
汪柏这才说道:“严玺卿。听下官一言,那李镜湖是个天字头号混帐,他的话可信不得。”
严鸿笑道:“怎么?听汪大参所言,这壕境局面与李大令所说,似乎不同?”
汪伯点头道:“岂止是不同?那李镜湖分明是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那些佛郎机人,都是些海商,借壕境居住,以做中转贸易之地。李镜湖说他们积蓄粮草,存备军械造反,这更是血口喷人。玺卿请想,海上多有盗贼,商人备铳自保,也是理所当然;至于粮食,普通人家也懂得存粮备荒,何况商人?这跟谋反,割地全无关系啊。夷人与土人的争斗确实是有的,不过那些土人向来不服王化,剽悍凶残,抗租抗税,本是常有。当初朝廷欲设流官,也遭到当地土人以武力驱逐。这次佛夷到来,他们争斗不过,才想起朝廷来,实不足恤。至于说佛夷勾结倭寇,当初曾有小股倭贼流落壕境,便是佛郎机人拿了,送交官府,他们怎么会勾结倭贼?远的不说,就说三年前,海匪何亚八、郑宗兴之乱,也多亏佛郎机人出师助剿,才得勘平。说他们背反朝廷,简直是无稽之谈。”
严鸿听汪柏这话,口口声声是在给葡萄牙人讲好话,便道:“汪大参对这佛郎机的情形,倒是十分熟悉。”
汪柏道:“实不相瞒,这两年天家所用的龙涎香,都是我从佛郎机人手中购得,再转交采办中官的。要是没有那些佛郎机人,这龙涎香还真不好办。彼此之间有些交往,也是为了朝廷的公事啊。”
所谓龙涎香,乃是鲸鱼体内的一种分泌物,既可为香料,也可入药。而在宫中的道士说来,更成了龙的唾液。嘉靖天子崇信道家,迷信方术,于龙涎香的用途上,更增加了几分迷信色彩。修斋建醮需要万寿香饼,而万寿香饼主要的原料就是龙涎香,因此需求量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