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主角叫明鹰的 > 第80部分(第1页)

第80部分(第1页)

几个有福共享,有难同当。那兄弟我也就只好站着办公了。这也算的咱衙门里的一大奇观,倒是有趣。”

说罢,严鸿真的也站了起来。见他这样说了,那四人终于不敢再违拗,只得一起坐下。

严鸿之所以要四人坐下,倒不是一定要显示自个与众不同的“宽厚”。只是他作为21世纪穿越来的,多少了解一点现代企业管理的皮毛。一个团队要做出成绩来,通常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凝聚是很重要的。

自个要想破这案子,必须要得到这四位总旗的支持。如果只记得上下尊卑,彼此之间离心离德,那还想干出成绩来?而自个这脸嫩的小长官,光凭官架子,怎么也不可能让四个老成的部下心服。与其如此,不如干脆放低姿态,和他们多客气客气,让他们真把自个看做可以信任的,对破案的事大有好处。;

看四人坐下了,严鸿这才道:“四位老兄,你们一直以来负责此案,对这案情内外,想必也是了如指掌。更别说四位多年在卫中,那是身经百战。方才陆大都督说四位都是咱锦衣卫的能干人,他老人家所言必然不虚。兄弟这里,先给四位老兄有礼了。”

说罢,严鸿双手一拱。慌得四人赶紧齐刷刷站起来,纷纷还礼:“千户大人,客气了,客气了啊!”

严鸿又道:“兄弟我,年纪轻轻,更兼初来咋到,对锦衣卫里的规矩,都是一无所知,更别说这还有个棘手案子了。所以要把这案子办妥了,离不开四位的鼎力相助。所以,还望四位老兄多多帮忙。兄弟我有甚做的不妥当的地方,也请四位不吝赐教。今儿下值以后,兄弟我请客,咱们找个地方喝两盅去!”

那王、刘、陶、邵四人,见严鸿不但客气,而且言语颇为谦虚,都不禁有些惊奇。本来他们rì常在街面上访查,对严鸿这个小阎王的名声也熟悉的很。心中知道,这就是个纨绔子弟,没有真本事的。;

而此次其新得荫封,实授千户,又出身文臣家庭,几时会把自己几个锦衣小官放在心上?心下早认定他必然会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反正,自个听命于陆都督,这小阎王再怎么说话难听,也只能受着。

却不料一见之下,小阎王竟然如此客气,言语间对四人也颇为称赞。这么一来,四人虽然不至于因为严鸿这个举动言语就纳头便拜,甘为羽翼,却也在心中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而严鸿自承对业务了解不多,需要帮忙,更让四人刮目相看。

大明朝在嘉靖时,朝廷各部的糊涂蛋并不在少数,严鸿决不是唯一一个。就算六部堂官,也未必真就明白自己本部事务。而如果把眼光放到大明全境,颇有不少知县、知府等亲民官,挂着两榜出身的头衔,却只知关在衙门书房里面吟风弄月,咬文嚼字,全不知庶政事务、有的把工作都丢给佐贰杂官及师爷夫子,自个几月不看案卷;更有的当了一辈子知县,却对大明律一无所知的,对本县人口赋税一问茫然。这样的官还少么?

慢说是rì常庶政,9167看完了重么办123wb下次来咯,就是两军作战这等军国大事,朝廷派去督师的文臣也未必各个知兵。但却都要摆出一副熟知兵要的样子,对武官将领指手画脚。多方掣肘乃至误事误国的,也不在少数。

而严鸿与他们的最大区别则是,那些官还死要面子,摆着一副官架子,根本不承认自己不懂。而严鸿好歹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敢于承认自己无知,那就可以放心请教别人,取长补短,原本的问题也就未必是大问题了。

这四位总旗,皆非等闲之辈。见严鸿如此虚怀若谷,都觉这年轻长官的气度,却是难得。再加上,这是陆大都督亲自交办的差使,谁又敢怠惰?因此上,四人毫无隐瞒,便将这段时间来所取得的案情相关线索,一一向严鸿奏报。

要说这锦衣卫,虽然在后世的文字作品里,多被妖魔化,仿佛是个无恶不作的专一陷害忠良、滥杀无辜的恐怖组织。但另一方面,这个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就存在的特务机关,它的的办事效力之强,于封建王朝的各个特务机关中,绝对属于名列前茅。。:  *

所以,这次案件嫌犯冯孝先的出身家事,早就被这些特务挖了个干净。

这冯孝先是河北深县人,乃家中独子。论起冯家,本是个富足人家,祖上也曾做过官。但是正所谓富不过三代,传到其父冯云那一代时,家道便已然大不如初。其父冯云读书科举又不成功,家业更是rì渐衰败。

正是祸不单行,到去年里冯家又遭了一把大火,家产几乎被祝融吞噬殆尽。冯云夫妇俩虽然被救出火场,但却连惊带吓,更兼心疼家业,就此一病不起。前后折腾年余,治病调养,死后发丧,又将剩余的家产花了个干净。甚至冯孝先服丧时的吃喝用度,都是靠本族人周济,才不至于饿死街头。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明屌丝

眼看冯家败落,同族也都是些贫寒之室,救济个温饱还行,帮不得大忙的。。好在,冯孝先他爹当年在学房时,却交下了一个一同窗好友,便是当今的顺天府府丞尹世光。

这尹世光未曾中举时,家境贫寒,三餐不济。冯孝先的老子自个读书不行,却知道帮助会读书的好友,于是不止一次,拿出自己那原本也不算十分富裕的家私,来周济这位同窗,

后来,更不惜变卖了几亩薄田,帮助尹世光凑齐进京赶考的路费,打点关节的银两。尹世光感激之下,便为自己的大女儿与冯孝先定下了婚约。

谁知好事多磨,就在尹世光高中进士不久,尹家夫人却病逝了,尹大小姐须守孝三年,而尹世光初上仕途,也是忙里忙外。这么里外里一折腾,婚期当然后延。再往后,又发生了冯家火灾之事故。

到冯孝先守孝满之后,左思右想,在故乡也无其他出路,就拿着这份婚书,进了京师,去找自己老丈人履行婚约去了。

他本来满心忐忑,只怕自己老丈人如民间市井流行的话本里那般,嫌贫爱富,想个办法毁婚什么的。却不料到了尹府,尹世伯非但未因这侄儿的一贫如洗而轻看,反倒更加看重,更为自己没能亲往吊唁老友而落了不少眼泪。这让冯孝先颇为感激。;

可是爷俩一攀谈下,他才知道,当年与自己定下婚约的尹家大小姐,早在几年前,还在母亲服里,就因思念亡母,兼感染时疫,香消玉殒了。

这下,冯孝先直如五雷轰顶,顿时感觉人生路上充满了绝望。这回根本不是对方尹老爷子在想办法毁婚,而是自己的未过门妻子已经死了。那这婚书,当然就成了一张废纸。自己还有什么脸在人家混下去?

当下,冯孝先就提出告辞。哪知尹世光却不愿落一个薄待故人之后的名声。他说,尹冯两家的情谊,是共患难的,如今岂能不顾?自家虽然大女儿死了,二女儿许了人家,但还有个待字闺中的三女儿。

于是,尹世光便做主,以妹代姐,将三女儿嫁给了冯孝先,而且早早就择rì完婚。

婚后,冯孝先表示要是再住在府中,怕落一个赘婿的名声。老泰山就出了钱,为其在安定门内状元胡同买了一所小宅院,供夫妻二人居住。他还又拨发了几个下人为其使用。又怕耽误了姑爷的学业,特意请老友郑晓出面,为姑爷在国子监内补了个名字。;

冯孝先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入监之后,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成绩优秀。这在当时已经学风散漫的国子监,简直就是一个另类奇迹。为此他没少遭那些富贵同窗的嘲讽,可也因此,得到了祭酒高拱的垂青。眼看着,只要假以时rì,这位冯公子就要上演**丝逆袭的大满贯了。

谁知道,转瞬间竟然出了这等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