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千年书坞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杜甫这几句诗是写给李白的,但我觉得更像是他自己的写照,一语成谶: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苏轼

(1037—1101)鸿飞那复计东西

东坡其人,令人想见。

他曾对其弟苏辙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他妹妹曾笑他脸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林语堂这么评价他:“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我最心仪的是他晚年写的这首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人之将死,感慨颇深。

。 想看书来

陆九渊

(1139—1193)我心即宇宙

他是心学创始人,与明代王守仁并称为“陆王学派”。他继承和发展了陆颢的“天即理即心”的观点,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说:“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1176年与朱熹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关于“心”和“理”的大辩论,进一步阐发了他“尊德性”和“发明本心”的“心即理”的先验论。他的学说,经明代王守仁继承,发扬成为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派别,影响极大。

陆夫子的学说,可以用“为学”、“明道”、“察理”、“立心”、“做人”十个字来概括,落脚点是做人,做大人。在宋儒中,他以“一意实学,不事空言”独树一帜,其“学问无他,只是一实。”

其终生所愿,保持“至大、至刚、至直、至平、至公”的本心,做一个正大纯粹的人。晚年,有人问陆九渊,百年之后,“或问先生:何不著书?”对曰:“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参考:《象山先生全集》

王守仁

(1472—1528)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朝理学家,因曾在阳明洞讲学,世称阳明先生。

他反对程、朱学派心外之理的学说,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心学”。他断言:“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提出“致良知”学说。

1528年10月,王守仁因肺痨日益加剧,上疏告归,心想将苟延残喘之躯送还余姚“寿终正寝”,终因病情恶化而卒于归途南安。临死前,门人周积(时为南安推官)入见,王守仁开目视曰:“吾去矣!”周积泪如雨下,忙问:“何遗言·”王守仁微微一笑,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过了片刻工夫,他便瞑目而逝。

12月3日,门人张思聪(时为赣州兵备)与官属师生设祭入棺。次日,“舆梓登舟,士民远近遮道,哭声振地,如丧考妣。”

著有《王文成公全书》。

顾宪成

(1550—1612)风声、雨声、读书声

东林党领袖。万历二十一年进士,因争国本,不符皇帝意,被革职回家。乃修东林院,与高攀龙等讲学。魏忠贤迫害东林党。著有《顾端文遗书》、《小心斋札记》等。曾写著名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临死前,他口占一绝:

平生妄拟古之人,

岁月蹉跎忽至今。

一息尚存应有事,

莫将夭寿贰吾心

高攀龙

(1562—1626)从屈平之遗则

高攀龙,明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