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忠亲王朱由校虽觉得这件事儿可能会有什么误会,不过和张嫣一样觉得若是林沁嫁给义忠亲王总归是个不错的选择,就也同意了。
就这样。。。。。林沁郡主不久之后会得到来自爹娘的意想不到的惊喜。
。。。。。。。
河南重镇,洛阳城,北侧城墙。
”轰——轰——轰——。。。。"城外一片炮声隆隆
只看得城墙外,一座座土山被顺军用馒头,窝窝头召集来的附近民壮堆立起来,有些土山甚至已经高过了洛阳城墙,而土山上则布置了砍伐了附近木头制作的襄阳回回炮,还有一些大型的铜炮也在这些土山上架设了炮台。
顺军就这样用襄阳炮投掷的燃烧弹和那些紧急制造出来的重型铜炮发射实心炮弹不断的轰击着洛阳城墙。
青砖被实心铁炮弹击中后崩碎,有些被轰击的多的地方已经露出了夯土层,而那些硫磺燃烧弹运气好的则砸到了城内,引燃了城内房屋,让城内守军不断地疲于救火。
此时洛阳外围的其他城市和据点已经在这段时间里丢完了,大顺军已经占领了偃师、巩县、嵩县、临汝,永宁等地。。。。所剩下的仅仅是洛阳这一座孤城了。
虽然洛阳作为河南的重镇,早在明初洛阳城就进行了加固,将原来的夯土城墙改为大青砖护砌,高达四丈,四大城门都建阙楼,又筑39座抗敌台,还在城外开挖护城壕,深五丈,宽三丈,引入瀍河水,用来阻隔敌军。
但是时间完全在于顺军,所以李自成很有耐心慢慢敲碎洛阳城墙这个乌龟壳。
。。。。。。。。
前些日子的时候,大量被李自成威逼的豫西富户大户带着钱财来到了洛阳城内躲避顺军,而洛阳城的守军得知顺军到来也做了很多准备,例如在洛河中收集了很多的巨石用于守城,城墙上也架设起来了大量的各式火炮用于却敌。
福王朱常洵也在城中宴请守城将士,并且出了不少赏赐,还画了”若守住城池,赏百万银“的大饼来,在城中的总兵王绍禹是王子腾的远亲,算是王家旁系,他也出了赏银,组织了一些精锐精兵夜里想要突袭一下闯军大营获得功劳,结果被顺军发现,顿时顺军这边铳炮齐发,把这位王总兵的亲兵打倒了一片,至此之后这位王总兵不敢再莽。
虽然城外七里河处有一些明军未来得及进城的兵马,但是被吓怕了的王总兵自然不敢再出兵去救援。
而城中副将刘见义,罗泰等人则私自出城打算接应这些被遗落在外的袍泽兄弟,结果被顺军围困,出城时带了五百骑勇士,结果在缠斗中只有两百人成功回城,至于七里河处被围困的明军大多则在顺军炮火下覆灭。
最终剩下的七里河明军被顺军招降——包括了未逃走的刘见义和罗泰,而这些明军的军旗被顺军给丢在洛阳城下,让城墙上守军更是心惊胆颤,士气大落。
接下来,大顺军用跛足道人提供的粮食发动了炮灰饥民试探性从四面城墙同时进攻,以测探城市虚实,并且从周围占领的所有城市里搜集铜料——例如寺庙的佛像,县城的大钟,现场用铁模具浇筑出了差不多70门各种火炮,虽然质量不算好,但是胜于数量足够多。
最终根据刘宗敏在各个城墙的通过炮灰饥民的佯攻总结出来的伤亡记录和前线提供的信息分析,城东有瀍河,不利于军队展开,城西的城高池深且护城河刚刚好在此处最宽,而北面城墙防御最弱!而且相对来说护城河也最窄最浅。
于是,顺军调整了计划,把用作炮灰的民壮来北城挖地道做好炸药炸城的准备,同时把挖出来的土堆积为炮台,把临时铸造的大炮都布置于此地!还砍伐树木制造了十几架云梯,淋上水浸湿以防被守军火攻。
接下来就是,顺军组织炮灰继续往前冲锋浪费守军的火药和炮子,顺军精锐老营则挑选精锐之士组成精锐“选锋营”,则在身后炮台炮火掩护下推着云梯想着城墙进发。
无数的普通木梯被架在北边城墙上,衣衫褴褛的饥民拿着简陋的兵器——很多也就是削尖了的木棍!冲上城墙,北城守军有些抵挡不住,王总兵见状却也爆发了一些他王家祖上的血性,亲自提着朴刀带剩下的亲兵前往北城上城墙斩杀登城顺军!并且命令其他城的守军和城上火炮都往北城移动以增援。
接下来,顺军选锋营已推着云梯到达了北墙,云梯架上,这些先登之士见穿红衣的人就砍,整个城头上乱作一团,无论明顺双方都杀红了眼。
战到晚上,顺军还是退却了,并没有拿下城池,但是接近百门大炮(注:其中其实重炮只有几十门)在顺军撤退之后对着北边城墙疯狂轰炸,本就年久失修的北侧城墙青砖层几乎完全被炮弹剥掉。就像是风流的舞女已被恩客脱掉了裙衫一般,露出了脆弱的夯土层,顺军观察手看此,报告于大帐。
李自成下令继续轰击,随着闯王命令往下传。
顺军炮火又开始猛烈起来。
“轰——轰——。。。。。。","哗啦。。。。。"又不知在经历了多少次轰击之后,突然城墙出现了一部分裂缝,不少夯土像着流水一下,顺着这处缝隙哗啦啦的滑下,又突然”轰隆“一声闷响,这片城墙直接垮塌了,一片烟尘笼罩了这片区域,在城下带着亲兵守夜的王总兵,被掉落的城砖当场砸死,明军失去了指挥乱作一团。
顺军则由刘见义率领七里河降兵在前,大顺选锋兵在后,顺着被重炮轰开的城墙缺口进入洛阳城。
因降将刘见义曾经在洛阳城作为守将时向来甚有名声,外加顺军也对城中百姓秋毫不犯,所以顺军成功的接管了这处河南府重镇!
喜欢红楼之假裙钗石头记()红楼之假裙钗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