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的日子。一家人最高兴的时光,还是在晚饭后。吃饱喝足,一家人就爱聚在院子里乘凉。这个时候,他们大多会再吃上一些地里摘来的瓜果,连蔓儿和小七就会凑在一起,汇总这一天的收获,计算出大约的收益。一天天的数字积累,金灿灿、沉甸甸的。一家人的心头也几乎都笼罩上了一层金光,并不是金子的那种金光,而是饱满的谷物那种暖暖的、充满了生机并且更令人满足的金光。
这一天,一家人吃过晚饭,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院内乘凉。只是他们刚坐下一小会,就起风了,天也飞快地阴了下来。
“不好,要下雨。”连守信霍地起身,看了看天,说道。
前几天都是大晴天,只不过今天上午开始,天气就时阴时晴,下晌却完全转晴了,大家还以为没事了。没想到,到了傍晚,这天整个的阴了下来,眼看着就要下雨。而且,看那铺展开来的乌云,显然这场雨不会小。
春种的时候,庄户人家最盼望的就是一场透雨。可在秋收的时候,一场大雨,却是最让庄户人家烦扰的。
连守信看着乌云越积越多,空气中的水汽也越来越重,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就往跨院去。五郎和小七也跟了去,爷三个召集起长工来,忙着将打谷场上的谷物能收进屋里的收进屋里,实在收不进屋里的,就用油布或者草帘子等覆盖物遮盖严实。
张氏也忙着张罗将晾晒的菜干都收起来,连枝儿和连蔓儿带着小喜和小庆也忙着收拾东西。
一家人将将把东西都收拾好,豆大的雨点就从空中砸了下来,很快,雨点就连成了线,交织成细密的雨帘。
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天夜里,连枝儿和连蔓儿姐妹躺在炕上,都盖上了薄棉被。好在一家人都是勤快人,早早地趁天好的时候,就将秋冬要用的被褥都拿出来晾晒过了。
躺在暖暖的、散发着阳光清新气息的被窝里,听着窗外的雨声,连蔓儿很快就睡着了。不过,这一夜,很多庄户人家可都难以成眠。
这一场雨,比连守信预料的还要大,直下到第二天晌午,天才渐渐放晴。
ps: 荐书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第六百九十九章 泥泞
只是,天虽然晴了,但是地里却是暂时进不去了。这个时候,即便是手脚最快的庄户人家,也没有收完秋的。这一场雨,让他们都担足了心。等雨一停,就有许多人试探着下地,但即便是最恨活计的庄稼人,也不得不双手空空地返回。
这一场雨下的太大,地里太过泥泞,根本就下不去脚。
连守信卷了裤腿,领着几个长工也到田边去看了一回。很快,他就回来了,冲着妻儿们摇头。
“今天下不了地了,起码得晾上一天两天的,这地里才能进的去。”连守信告诉妻儿们道。
这个年代种地,大多还是要靠老天爷的脸色吃饭。如今这样,人们也没有法子。
“地里庄稼让雨打的厉害不?”张氏就问。
“还行。”连守信想了想,很中肯地答道。“打趴下一些,还不算多。收成肯定要少点。”
“咱这算好的,听说往北面走,那边下的是雹子。”连守信又道。
“那看来,来年的粮食要贵。”连蔓儿就道。
“嗯,今年咱的粮不急着卖,多囤点。”连守信就道。庄户人家,手里没钱,他们并不会心慌。而粮食,是比银钱更重要的东西。连蔓儿家如今自然无需担心饥饿,但是每一年,他们都会囤粮。一年新粮换旧粮那么的一直囤。粮食是底气,同时还是硬通货。家里的长工、店铺里的伙计,都可以直接用粮食支付工钱。每一户拥有大量土地的人家,都是这么做的。
虽然暂时不用下地,但是一家人也没有闲着。
秋天的气候就是这样,暴雨过后,随即就恢复了秋高气爽。连守信、五郎带着长工忙着将还没晒好就收进仓房的谷物又搬出来,将各种遮雨的油布、帘子等都撤掉,重新摊放在太阳下晾晒。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也依旧忙着照料鸡鸭、晾晒菜干等。
经过一下午还有一夜的晴天,第二天。地里就干爽了许多,虽然还是泥泞难走,但是好歹能够下得去脚了。
庄户人家们等不及土地再被晾晒的干爽一些,就都陆续地下了地。因为时间不等人,虽然眼下看着是晴天,但是谁也不能保证,这天就不会再变。已经饱满、成熟的谷物,如果不尽早地收割、晾干。继续留在地里那么潮湿的环境中,很可能会发霉、或者发芽。不管哪一种,都会减少收成。
能多抢出来一粒米是一粒米,庄户人家都是这么想的。
虽然明白再等等会更好。但是连守信也没有继续等,他也带着长工们下了地,五郎领了一个跟随的人去了罗家村的庄子,小七跟着连守信。
连蔓儿领着小庆和小喜摘了两篮子的菜,刚从菜园里走出来,就看见家里的长工赶着马车从地里回来了。今天连守信带着人是往北面的地里收玉米,这车上是用苇席围成的栅子里,装的满满的都是掰下来的玉米。
小七就坐在玉米堆里,连守信、五郎和小七爷三个每次下地。安排给小七的自然是最轻省的活计,他这是押车回来了。
赶车的长工看见连蔓儿,忙将车慢下来,冲连蔓儿打招呼,小七看见连蔓儿,欢喜地叫了一声姐,就从车上跳了下来。
“哎呦。小心点。”连蔓儿忙笑道,“看你这猴子样,要是咱娘看见了,不知道咋唠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