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儿,我刚才说的,带给你吃的点心。”沈小胖看了连蔓儿一眼。说道。
“多谢九爷。”连蔓儿就福了一福,笑道。
“你不叫他小胖了?”沈六嘴角上翘,语气中也带着笑意,显然心情甚好。
沈小胖就有些紧张地看着连蔓儿,似乎是怕她生气。
这时张氏端了茶盘进来。连蔓儿就忙接过来,放到沈六身边的桌子上。
“六爷请喝茶,九爷请喝茶。”连蔓儿规规矩矩的道。
就这样将刚才的话岔开了。
沈六倒也没有继续追问。
“坐下说话吧。在我跟前,你们都不必拘束。”沈六端起茶碗,轻轻抿了一口,就说道。
张氏出去张罗饭菜,屋里的连守信、五郎、连蔓儿和小七就告了座,都坐下了。
“今年的年景如何?”沈六就问道。
“回六爷……”连守信就忙站起来。
“坐下说。”沈六冲着连守信压了压手掌道。
连守信这才又重新坐下,向沈六说起了今年春耕的情形。他是老实人。也没有什么虚套,竟就原原本本地将家里种了多少地,都种的是什么,又将开挖鱼塘和荷塘的事也说了,还说到了田地、鱼塘、荷塘今年估算的收成。
沈六就坐在那,微眯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趁这个空,连蔓儿才仔细地打量起沈六。
沈六今天穿了一件雨过天青的蟒纹箭袖长袍,腰间束着宽带,一头乌黑的头发只用玉冠简单地束着,这样简约、低调的打扮却更衬得他的人面若冠玉,眉目如画。
很久没见面了,总是听说沈六在如何如何的忙碌,不过看沈六的样子,与以前并没有什么变化。是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吧,连蔓儿想。
不得不说,能够成功的人,都有着比一般人更旺盛的精力。
“不错。”听完连守信的讲述,沈六轻轻点了点头。
“这是托圣上的……鸿福,还有六爷您的……襄助。”连守信就道,说的略有些僵硬。
这是官场应酬常用的官话、套话,连守信本不会说,这是之前,五郎和连蔓儿教给他的。换个环境,换个对象,只需要将句子里的对象略变动变动,简直是放之四海皆准。
“难为你们竟然想到要挖塘种藕……”沈六道。显然连守信说的那些,他对种藕这件事情最感兴趣。
“咱们辽东府,冬天冷,要吃点新鲜的菜蔬不容易。就是秋天收了菜,放地窖里,能存得住的也少。正好今年冬天,吃到了藕,这是能存的住的,就是咱们这边少,都是从南边运来的。……我们前面就是河,大片的河滩地,开春的时候,就想着放着那么大片的河滩地,干啥浪费了,挖塘种藕,要是种好了,又是一件好事。”连蔓儿就道。
沈六的目光就又落到了连蔓儿的身上。
这还真是一个敢想敢做,眼界格外开阔的小姑娘。若不是这样的性情,换做别人,那地瓜和玉米的事也就不会是这样的了。连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应该是跟这小姑娘这样的眼界和性情密切相关。
沈六的目光最后凝注在连蔓儿的脸上。
最初,真的没想到会走这么远。那么以后,会走的更远吗?
“六爷家当然不缺这些,不过,只要六爷那需要,我们这荷塘里的出产,还是第一个送到六爷家里。”连蔓儿见沈六微微的出神,就笑着道。
藕、帘子、鸡头米这些,辽东出产极少,但是也有南方贩卖过来的。有钱的人想吃,也能买到。但是要吃新鲜的,却是不能。荷塘的产出,鲜莲蓬、干莲子、鲜藕、鲜菱角、鸡头米这些,在辽东府这边根本就不愁销路。
不过,既然沈六和沈九来了,那当然是要先知会一声,沈家始终排在连家供货名单的第一位,这是很显然的。哪怕府城与三十里营子的距离远一些,到时候送货要麻烦一点,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好。”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