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把我爹叫来,咱们四口人,正好一人一碗。”连蔓儿就笑道。
张氏也笑了,真的将连守信叫过来,四个人,围着暖暖的烛光,将面条分吃了。
也许是吃了碗面条的关系,这一夜,连蔓儿睡的格外的暖。
…………
很快就到了惊蛰,吹面的风依旧料峭,不过里面的春意已经很明显了,到处都是冻土初融,散发出的淡淡的泥土放芬芳。
趁着春耕还未开始,连蔓儿家鱼塘的开挖提上了日程。
依旧是找吴玉贵和吴家兴父子帮忙,从沙金塘寻了一个养鱼的熟工。这人名叫张五驹,今年三十五岁,是个光棍儿,在沙金塘帮人养了五六年的鱼,对于养鱼这一行,样样都是熟的。据吴玉贵说,这个人老实本分,只是命不好,说是犯什么天煞孤星,早早地就父母双亡,也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前些年也曾娶妻生子,不过却都因病去世了。
另外还寻了一个熟工,是邻县杜家村的,名字叫做杜德水,四十岁,说是曾在外府给人做工,侍弄过鱼塘,也侍弄过莲藕。
这两个人都有担保。在见了人,询问了一番养鱼、种藕的经验之后,连蔓儿就决定雇佣他们。
两个人都是十年的长契,每年工钱两千四百文钱,包吃住,四季衣裳,三节另有福利。契约上还写明,如果他们工作令连蔓儿家满意,鱼塘丰收,连蔓儿家会在年底另算赏钱给他们。
有了熟工,连蔓儿立刻着手招人,开挖鱼塘。
……………………
送上第二更,求粉红。
…………
弱颜完本种田文推荐:
书名:《重生之花好月圆》(正文加番外完本)(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
简介:穿越为被冤枉失贞的弃妇,怀揣小包子,携手经济适用男的甜蜜生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四章 破壳
第一更,求粉红。
……………………
在知道连蔓儿家挖鱼塘,需要人工之后,三十里营子有好些人都上门来,表示愿意帮工。
庄户人家盖房子遇到一些大事,比如说盖房子,一般会就会有人帮工,比如说办喜酒,一般就会有人耢忙。这些都讲究个互助,只需要供饭,也就是提供饭食,并没有付工钱的说法。而且,遇到这样的事,一般也不用主人家找人,就会有亲朋好友、同村的乡亲们主动上门帮忙。
这是一种习俗。一般盖房子、办喜事,帮工、耢忙的人越多,就说明这家人的人缘越好。主人家也会越高兴,哪怕用不了那么多的人,还要额外的多预备饭菜,主人家也愿意。
但是挖鱼塘,不同于盖房子。
盖房子是满足基本的居住需要,家家户户,都得有房屋居住。而挖鱼塘养鱼,是为了卖鱼挣钱,是某一户人家的特殊需要。
所以,即便是有人愿意帮工,连蔓儿还是在连记铺子前贴了告示。挖鱼塘要壮劳力,每人每天供应晌午饭一顿,两素一荤一汤,管饱,另外按开挖的方数核算工钱,当天结算当天付清。至于每方开挖的工钱,则是与山上开挖土方的工钱持平。而明显的,河滩地多沙土,可比在山上挖土轻松多了。
告示贴了出去,口耳相传,来报名做工的人就更多了。
挑选人工。让两个养鱼长工领着开挖的事,连蔓儿就没有深管,而是交给了连守信,她只负责每天收工时。按连守信给她的单子,核算、兑付工钱。
四个水塘,其中一个开挖面积为六亩。深度较浅,这是打算用来种植莲藕、鸡头米、菱角的荷塘。另外三个为鱼塘,每个开挖面积平均为四亩,深度较深,打算用来养鱼。
荷塘和鱼塘都沿着河堤开挖,并与小河之间修筑有水渠相连,用于引水。另外在荷塘另一侧还设有出水口。通过出水水渠,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水排放到地势低洼处,并引入河水的下游。
每个荷塘和鱼塘之间,还修筑堤坝。堤坝上留出空地。可栽种树木,并修筑有可通行一辆大马车的通道。
这边忙着开挖鱼塘,五郎那边已经收拾好了包裹,要去锦阳县城参加县试了。
五郎要自己去,不用人陪。一家人都有些不放心,正围坐一处,在劝五郎。
“哥,你一个人我们都不放心。要不,还是我陪你去吧。不然。让娘陪你去也行。”连蔓儿对五郎道,“毕竟是在外面,这一去就是好几天,吃喝啊,什么的,有我或者是咱娘去照看。总比别人强。”
“是啊。”张氏跟着点头,“五郎,还是娘跟你去吧。”
“不用。”五郎摇头。他知道,家里现在是正忙的时候,铺子里、鱼塘那边都离不开人。要是连蔓儿或者张氏跟着去照顾他了,留在家里的几个人身上的压力就会增大,怕是忙不过来。
而且,他认为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完全可以独自去县城考试,自己将自己照顾好。
“就在县里,也不远。我都去过一趟了,人头啊、地方啥的,我都认识。”五郎又接着道,“再说了,还有幼恒哥帮忙安排,啥都是现成的。你们一点都不用担心。”
连蔓儿担心还是担心的,但是五郎的话也有道理。
五郎这次去锦阳县城考试,估计要在县城住上十来天。宋家早就打发人来过,连兰儿也让人捎了口信来,都说让五郎进城,就住过去。另外,王幼恒也早就说了,让五郎住到他家,到时候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到日子去考院考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