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宋不杀文官 > 第193章 状元(第2页)

第193章 状元(第2页)

据说太祖皇帝赵匡胤当年组建禁军的时候,就是挑选了一批身高马大的士兵,把他们派到各地州县去,只要跟他们体型差不多的,就选拔入禁军,于是这些士兵也被称作“兵样子”。

这一条纯属添头,李申之也知道想要实现很难。

他是借用了“模块化”思维,规定出每个编制下的军队必须要具备的基础军事素质,小到每个士兵的力量和体能,以及基本的军事技能,大到每个营的行军速度,构筑军事设施的能力。

这样一来,至少当一个将军带领一群新组建的军队时,能够知道这些士兵的能力底线。更进一步,他还打算建设军事学校,教授基层军官一些基本的战斗套路。

张俊自然知道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他同样也知道推行起来很难,且看李申之有多大的能耐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官家对军事了解不大,打算等闲暇之后问一问韩世忠和岳飞的意见。

搁下第二策,赵构转而看向了何铸,该第三策了。

第三策叫“专技吏员”,通俗地讲就是“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条何铸最是赞同了:“好叫官家知道,这第三策着实有许多可取之处。臣久居大理寺,熟知各项律法典章,饶是如此在断案之时还时常出现纰漏,可想而知,若是一个从未断过案子的人来到大理寺任职,会闹出怎样的笑话。其他衙门想必也是如此。让不懂农事的人管水利,让不懂兽医的人管战马,闹笑话倒还是其次,若是因为错误决策导致巨大的损失,到头来还得朝廷花大价钱去补窟窿。”

这一条,李申之同样参考了他所经历过的制度。通常来说,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可以空降,可以是外行,但是一定要有一个懂专业的二把手或者三把手。

一把手负责把控方向,搭配一个懂专业的人来解决具体的问题,才是一个健康的运行模式。

若是让只懂专业不懂政治的人当一把手,那么很可能在大方向上走偏,同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赵构看向了范同,看来是让他说一说对第四策的看法。

五个相公,每人说一条,范同早已看出了其中规律。再仔细一分析,这第四条的解读非自己莫属,于是早早地打好了腹稿。

第四策叫“广开言路”。老生常谈的一条改革策略,纵观史书之上,只要是个正常点的皇帝,都会广开言路,不过李申之玩出了新花样。他在御史台设置了专门的举报信箱,所有接到的实名举报信,必须要调查之后给出结论。当然了,百姓也可以匿名举报,只不过匿名举报的内容,可以选择性的调查。

对于这一点,范同有自己的想法:“臣看李文林这条建议着实有趣,不仅接受各地来的检举信,还每年派遣新科进士到各地挂职一年,一则可以增进新科进士管理乡民的经验,二则可以搜集各地情况汇报朝廷,当真是妙。”

干部挂职锻炼,也是常用的套路,李申之直接搬出来就用。

到了最后一条,该赵士褭发言了。

第五策叫“建立皇家科学院”。终于轮到赵士褭了,这位宋朝历史上第一位宗室宰相,卡壳了。

饶是前面四个人各自说了自己的看法,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准备措辞,赵士褭依然没有想好该怎么说。

如何解决宗室子弟的问题,是历朝历代的难题,有时候宗室问题甚至会成为帝国的巨大包袱,演变成最终倒是帝国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自从北宋建立之后,冗兵、冗官、冗费成为了帝国的三大包袱,但是从来没有人提过皇室子弟每年的耗费也相当巨大。

朝廷虽然很少给宗室子弟当官的机会,但是封起爵位来相当的大方。

就拿武将来对比,能封到节度使这样的虚衔,已经是武将的人生巅峰,再难上升一步。

而宗室子弟中,不满十岁的节度使一抓一大把。

要知道,一个节度使一年的俸禄和赏赐,足以供养太学的全部花销。

然而即便如此耗费庞大,朝廷依然愿意支付,宁愿让他们坐吃等死,也不愿宗室子弟们步入高级文官武将的行列。

士大夫们正是想要借由此来限制皇权。

可宗室子弟中不乏才俊之士,他们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从小便接受最优秀的教育,有最雄厚的资本可以资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到头来却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只能斗鸡遛狗了此一生。

李申之以爱民之心建立的皇家科学院,正好可以给这些宗室子弟们用武之地。

赵士褭说道:“皇家科学院的建立,倒是可以给那帮臭小子们找些事情来做,只是不知他们是否愿意。”

搞发明创造,在古代贵族眼中,那是下贱的事情,所谓奇淫技巧,雕虫小技,不值一提。皇家的人去干这个,无端地掉了自己的身份。

赵构却对这一条很感兴趣,因为李申之简略地列出了几项发明,都可以增加朝廷的税收,便说道:“这天下是赵氏的天下,每天高官厚禄地养着他们,也该出出力了。”

赵构这句话,是说出来试探诸位相公们的,有两个目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