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大唐李承乾被流放之后的 > 三十章(第1页)

三十章(第1页)

贞观四年辛巳,门下诏:“自今讼者,有经尚书省判不服者,听于东宫上启,委太子裁决。若仍不服,然后闻奏。”

承乾反复思索着这道奇怪的诏书,终究不明为何意,只得到时候随机应变了。

承乾听到一则讯息,昨日御史大夫萧瑀劾奏李靖破颉利牙帐后,御军无法,导致突厥财宝珍奇皆被唐军虏掠一空,为了令事后的追查无迹可寻,竟还点燃了突厥牙帐,导致其几乎被损毁殆尽。御史大夫萧瑀几乎是咆哮着请求有司彻查。御史台诸多御史皆群情激奋,众多朝廷官吏也觉李靖治军不严,对李靖等大军将领的声讨承乾在东宫都听得见。承乾想:此次班师回朝的这些将士确实是惹了众怒的,就看皇帝陛下怎么处置了。

皇帝特敕勿要弹劾将帅们。等李靖等一众高阶将校入朝觐见皇帝,皇帝当着群臣对李靖等人的行为大加责让,李靖顿首谢礼。

皇帝责让毕,又觉大可不必如此,又接着道:“隋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而杀。朕则不然,录公等之功,赦公等之罪。”

遂加李靖左光禄大夫,赐绢千匹,加真食邑五百户。

数日间皇帝与众将校宴饮,太子陪侍皇帝左右,皇帝这日在微熏后拉着李靖的胳膊说道:“前几日有人诽谤卫公,如今朕的心意已显露无疑,卫公勿要介怀这些许小事。”又命赐卫公绢二千匹。

朝中对北境的处置逐渐的走上了正规。如此庞大的东突厥汗国被灭国,处置起来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这需要唐廷接下来数年里慢慢消化。北方游牧部族和众多新兴族群也需要逐渐适应大唐朝廷的管束和统辖办法。只要最初始的事情处置妥帖,令对突事务逐渐走上正规,接下来的众多后续处置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做下去,就不会出什么事情,这也就就不用承乾去关注了,朝廷会处置。

至于灭东突所引发的现在还看不出是福是祸的事情,承乾也有自己的思考。承乾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更支持那边的意见多一点,只是隐约觉得朝臣们讲的大都有些道理,诸如朝中支持者最众的一种观点认为:“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承乾觉得河南兖、豫之间乃帝国腹地,朝廷最繁华富庶的中原地区。如此重心是万万不可用以安置蛮夷之族的。但迁徙其族人使散居,教以耕织承乾却是认可的。

再比如中书侍郎颜师古为代表的一帮朝臣以为:“突厥、铁勒皆上古所不能臣,陛下既得而臣之,请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永无患矣。”

承乾认为置之河北实在不妥。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臣属;纵欲存立阿史那氏,唯可使臣其本族而已。国分则弱而易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置都护府,为其节度,此安边之长策也。”承乾大致认可此论。不论如何,这些事情,承乾都只是一个优良的倾听者,承乾不会发表意见,似乎也未曾有大臣或皇帝有询问太子看法,承乾乐得轻松,自不会平白展现自己。

作为大唐十三岁的皇太子,承乾拥有无可匹敌的地位和权势。并且大概率也是这个世界同时代最有权势的十三岁小孩。

对一个十三岁的孩子,皇帝关注的更多是承乾的德行和处置一般事务的能力,只要德行尚佳,能按部就班,按照正常流程,按照一般原则,做到中规中矩。朝野上下就会夸他天赋异禀了。

十三岁皇太子有十三岁皇太子的标义务和责任,二十多岁自然有二十岁的义务和责任。儒家所推崇的礼法将各个位置的人所从事的工作和价值,以及权利和责任都规定的明明白白,乃至这个位置上的人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也是有礼法可依的。

只要做到了礼法所规定的义务和职业,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就不能用正常的礼法加以废黜。

一旦这个人能够基本完成他这个位置在礼法中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他就获得了礼法的维护和儒家士大夫的共同认可,也就是大义名分。

承乾爱死这可爱的制度体系了。承乾只要做到了皇太子的基本义务,甚至都不需要主动去做任何的事务,他的地位就自然而然的获得了维持帝国运转的礼法的认可和加持。

随着儒家对帝国的影响不断加深,或者是皇帝站在稳固帝国统治秩序的角度去维护和倡导儒家礼法,皇太子的地位就自然而然会越发的稳固。不过依然也是有特例的,诸如当今天子乃是马上天子,拥有超越礼法的威势和权利,如若皇帝不顾一切的反对某项事务,他是拥有将此事务贯彻到底的权势的。

本站网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