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肖领导跟站在吧台里给自己打招呼的服务员笑着点头应着招呼。
走过拐角,进了大厅,看见站在大厅等着自己的杨元松,肖远华笑着夸奖道:你们这个招待所不一般啊”。
“呵呵,领导您多给意见”杨元松笑着应了一声,请了领导往食堂去吃早餐。
他本来是想着领导在楼上吃的,但昨天领导把厂长的安排否了,一直都是在食堂这边吃的。
所以早上,他也是来食堂这边等着的。肖远华没有责怪杨元松早上来等自己,虽说他不提倡这种迎来送往,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说是不要客气,不要搞特殊,但下面的同志接待起来也是不方便。总要给同志们一点理解,一点宽容的,毕竟一起吃个早饭并不特殊不是。
不知道是不是招待所这边的同志得到了什么通知,除了昨天中午是在包间里吃饭时的主动上菜,随后的几顿饭都是由着领导同大家一样,采用自助的形式进行用餐。
没有了繁杂的接待礼仪,没有了服务人员的热情服务,倒是让领导感觉到了轻松招待所这边的早餐算得上是丰盛了,四样凉拌菜,两样咸菜,主食是花卷和馒头,喝的是小米粥和蛋花汤。
在这边住宿的客人可以花两毛钱吃个饱,在这个时候还是很实惠的。外面的煎饼果子和豆浆要想往饱了吃,还得一毛钱呢。
再说那咸菜和主食也没有这边的实在不是,所以在这边住宿的客人,一般都会在小食堂吃。
而家里双职工的,其中一个能到一定干部级别的,不愿意做饭的,也能来这边买着吃。
不然就得去大食堂那边了,那边的伙食没有这边的精细,也没有这边的花样多。
肖远华一只手端着一小碟咸菜和凉菜,另一只手端着一盘花卷,秘书很机灵地帮着打米粥。
杨元松也是自己亲自打的饭菜,倒是让在这边就餐的,知道他身份的人很是意外。
书记可是从来不在这边吃早餐的。不过知道肖领导的,也都明白怎么回事儿,最多看上几眼,可不敢惹了领导烦。
肖远华对着要接自己手里碟子的杨元松示意不用帮忙自己来,一边笑着放下手里的碟子,一边说道:“你们的这种模式很好啊,方便,省事儿”。
听见领导夸,自然是好事儿,一大早上的,有个好的开始也是个胜利的开头。
等几人坐下,杨元松笑着问道:“跟部里的机关食堂比怎么样?”
“嗯,不遑多让”肖远华笑着再次夸了一句,招呼随行的几人吃饭,同时对着拿着馒头一起吃的杨元松说道:“你们厂的管理还是很有先进性的,这在服务人员和方式上就能看得出来,不仅仅是这就餐的方式”。
“我们也是痛定思痛啊”杨元松趁着早饭的时间,给领导讲了以前的招待所情况,又讲了厂里决心变革的态度和决心。
“实不相瞒,这招待所以前的负责人是凤山同志的小舅子,呵呵,倒是给他惹来了不少麻烦”
“是嘛!”肖远华倒像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的样子,见杨元松介绍的情况,很是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随行的几人也都是在心里思量着杨元松所说的话,早餐时间,没必要就开始谈工作,不过这风闻趣事也够有料的。
“好在啊,凤山同志比较正派,见不得这种情况”杨元松倒是很会拉扯,笑着就把话里的意思拉了回来。
“我们一起碰了一下,决定调个强有力,有组织,有纪律的人过来管理”。
看着领导看过来,杨元松笑着解释道:“就是双预案的设计者,李学武同志”。
“哦?”肖远华喝了一口粥,问道:“让保卫处副处长来当招待所所长?”
“当然不是”杨云松好像是故意等着这句一样,解释道:“这招待所原来是在厂办的管理下,现在算是归李学武同志管,最初是从保卫科调来个所长管理”。
解释着,还示意了一下食堂里服务员等人说道:“良好的纪律应该由重视纪律和执行纪律的人来创造”。
肖远华看着杨元松点了点,没有说什么。而杨元松见领导明白了自己话里的意思,也是笑着道:“纪律性养成后,还需要淳朴的品质,所以李学武同志从车间抽调了几位工人来管理招待所,这才有了今天您看到的良好作风和服务”。
“这倒是值得思考啊”肖远华手里拿着花卷说了一句,同时看了随行的几位干部一眼。
这些干部自然明白领导的意思,也各自在心里思考着杨元松的话。一个是副部,一个是局级企业的班子一把手,其他都是部里机关的人员,坐在一起能聊一个招待所的事儿吗?
领导夸的是招待所的管理,那只是夸奖吗?只是夸一个招待所吗?而书记回答的这么委婉,是代表了什么意思?
从招待所以前的情况说起,从厂长的小舅子说起,从李学武给招待所的管理带来的变化说起。
这恰恰就是从领导夸奖的管理说起,由小见大,强调了队伍的工作纪律,强调了队伍的思想淳朴,才有了领导最直观的感受,这又是什么意思?
领导所说的值得思考,又代表了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萦绕在随行人员的心里,领导也在想,东道主杨元松也在想。
博弈随时随刻,无处不在。随后的时间里,领导没再问起这个,杨元松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适可而止。
几人好像也都没注意似的,吃完了这顿丰盛的早餐。早餐过后,肖远华示意随行的干部去楼上各自修整,一会去厂里继续调研工作,而他自己,则是示意杨元松陪同他去院里走走。
看着辅楼旁的小花园、运动场、室外游泳池,再看看招待所前面的团结湖和湖边的花园式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