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爱罪疚与修复电子书 > 附录一(第1页)

附录一(第1页)

第一章儿童的发展(1921)

克莱因1919年于匈牙利精神分析学会发表她的第一篇文章,题为《儿童的发展》。两年后,她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口头发表她的第二篇文章《儿童对启蒙的阻抗》(TheChildsResistancetoEnlightenment)。这两篇文章构成了现在《儿童的发展》全文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两部分互为补充:第一部分指出闭塞(unenlightened)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儿童心智出现不适当的潜抑;第二部分指出儿童的心智本身就拥有强大的潜抑倾向。

克莱因著作的主要特征在本文中已经显而易见。她严格地信守弗洛伊德的发现;她相信潜意识与幻想的巨大影响力,也认同精神连续性(sychiccontinuity)原则,以及发展的体质-环境双重决定论。另外一项特征是她认为语言、游戏、行动和梦都同样能够表达出潜意识,彼此之间常可以互相取代,而且她也大量而详细地在文章中记载儿童的谈话与游戏。

她的这篇文章及其他早期文章,对于儿童分析能够预防并治疗心智疾病都充满高度的希望。从十年后发表的《儿童精神分析》一书的附录中可以了解,她的乐观通过了试炼,更后期的著作《嫉羡与感恩》又进一步印证了这样的想法是正确的。

第二章青春期的抑制与困难(1922)

在本文发表之后,克莱因忽略了这篇文章;她并没有将它翻译成英文或收录在她的论文集里。理由无从得知,不过这篇文章缺乏她一贯的笔触,也少了她这时期其他文章里充满丰富想法的特质。

第三章儿童力比多发展中学校的角色(1923)

《儿童的发展》(1921)、这篇文章及《早期分析》三篇文章形成一个系列。第一篇文章是谈家中的儿童,这一篇文章是在学校里进行的研究,而第一篇则是将儿童期与成人生活做连结。三篇文章都强调人类生活的精神连续性,尤其以本文为最。精神连续性也成为克莱因著作中一贯的主要概念。

在《儿童的发展》的第一部分中,她对智力抑制这个主题的看法相当有趣。本文的核心概念是原欲,围绕在旁的概念则包括:对发展进程的看法,以及阉割焦虑所引起的抑制;攻击本身并没有发生,其象征意义永远具有性的象征意涵。这个案例同时显示,在克莱因的临床工作中,她已经开始分析攻击幻想造成的抑制作用,而1931年她撰写《智力抑制理论》的时候,施虐性取代了原欲,成为智力抑制核心概念的新解释。

这篇文章也呈现她崭新的游戏技巧是如何为精神分析带来丰富的资料、深入阐述儿童的幻想,并指出了学校生活点点滴滴所具有的象征意涵,当然,这使得克莱因做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即所有的活动都具有象征意义。

第四章早期分析(1923)

这篇文章的性质很复杂,先前本文标题曾经译为《婴儿分析》(InfantAnalysis),原因不得而知。或许因为这篇文章是根据三篇未发表的论文而写就,分别是《能力的发展与抑制》(TheDevelomentandInhibitionofAbilities)、《婴儿期焦虑与其对人格发展的意义》(InfantileAnxietyandItsSignificancefortheDevelomentofthePersonality)和《谈个人适应能力的抑制与发展》(OntheInhibitionandDevelomentoftheAbilitytoOrientOneself)。此外,克莱因提取出几个基本概念:焦虑、抑制、症状、符号的形成和升华作用。她个人认为这篇文章为升华理论带来新的贡献。

然而克莱因已经在这篇文章中首次为她后来学说的基本原则做出陈述,亦即解除焦虑才能为分析和心智发展带来进步。在试图说明造成该名幼童夜惊症状的焦虑时,她回溯到俄狄浦斯情结开始的年龄,也就是在介于二到三岁之间——这是她第一次谈论俄狄浦斯情结的起始年龄,后来她又不断将这个时间点提早。然而三年后在《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一文中,她所认为的夜惊起因已然与本文的结论有所不同,本文也标示出她开始探索焦虑与攻击之间的连结。

第五章论抽搐的心理成因(1925)

这篇个案研究是关于一位患有抽搐与相关困扰的十三岁男孩,与前一篇充满痛苦的文章截然不同。克莱因以一种新的准确度,锁定认同作用与自慰幻想,在分析中回溯并解决抽搐的症状。这是她第一次思考对客体的认同作用,这个案例的核心现象是关于性交中的父母,从此她认为父母的性交关系是所有内在世界的认同作用中最重要的一种。的确,她的下一篇文章描述了所有认同作用中最重要的项目之一,超我的新任务。虽然她从来没有针对自慰幻想的著作,但她明白地指出自慰是基础且重要的;她在下一篇文章的注释①中表明了这点,这个概念也贯穿在《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

本文描述了克莱因对儿童分析技巧的实证方法,她干涉并禁止病患生活中的两段关系,这违反了她的惯例,而她也的确在两年后的《儿童分析论文集》中,将直接介入程序所引发的争论做了一番整理。

第六章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1926)

这篇文章首次记载克莱因最重要的早期发现之一:她提出超我存在于儿童的时间比弗洛伊德认为的更早。根据克莱因这项出人意料的发现,早期超我包含了多重的认同,比后来的超我形式更加残酷,对于小小孩的脆弱自我而言是非常沉重的负担。这些发现向弗洛伊德的观点提出异议,弗氏认为超我是俄狄浦斯情结之产物;在这个时期,克莱因努力符合弗洛伊德的概念。她将俄狄浦斯情结的起始点提早到儿童刚满两岁的时期(她这样做有其他的原因),她同时提出:“只要俄狄浦斯情结一出现,他们(幼童)随即展开修通的动作,超我的发展便由此开始。”(。133)后来她舍弃弗洛伊德,将超我出现的时间与俄狄浦斯情结分隔开来;超我确实是克莱因一再重新审视的主题,读者可以在本篇附录里,针对《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的批注中,找到关于她主要著作的讨论。

克莱因实施她的精神分析游戏技巧已经长达六七年之久,在本文中她说明一个重要的概念:进行成人分析时,分析情境与治疗的方法仍然维持相同,但为了因应儿童的沟通模式,她使用游戏进行治疗。在下一篇文章《儿童分析论文集》中对这个原则有更完整的辩证与讨论。

第七章儿童分析论文集(1927)

在先前的文章中,克莱因一度只想要报告她的治疗工作。在这篇评论安娜·弗洛伊德的论文集里,她一改先前的看法,直截了当地主张她的看法。除了本文,克莱因只有在《儿童精神分析》一书的序言中提到她自己与安娜·弗洛伊德的差异。

她们彼此争论的主题在于儿童分析的本质。它是成人分析的复制品吗?前一年在《早期分析的心理学原则》中,克莱因坚称:成人与儿童分析之间有着完美的相似性;儿童会形成移情精神官能症(transferenceneurosis),就像是成人能使用自由联想,儿童也会用游戏向治疗师进行表达,而治疗师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可能地完整分析小病人所传达给他的一切讯息。安娜·弗洛伊德对这所有的观点抱持反对意见,她们的争论起源于两人对儿童心智的概念、儿童与父母间连结的本质,均有歧见。

对超我的讨论也同样值得重视。在先前的文章中,克莱因曾经提出超我的概念,她认为在早年,超我以一种残酷严苛的形式开始浮现,慢慢地发展成较为正常健全的良心。她在这篇文章中解释了为什么早期超我会如此严厉。她主张超我所具有的极端、惩罚、不符合现实的本质是从儿童自己的食人冲动与施虐冲动中产生,弗洛伊德很少在著作中提到克莱因,然而他在《文明及其缺憾》的附注(S。E。21,。130)中赞同这个看法。克莱因继续说明其临床意涵,她认为儿童分析不能够像安娜·弗洛伊德的坚持那样,将主要任务放在强化软弱的超我,必须放在减弱过度强大的早期超我。整篇文章中,克莱因不断强调分析焦虑与罪疚感具有无比的重要性。在本篇中,对《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的批注里,对她有关超我的著作有所说明。

这时候克莱因已经有八年的儿童分析经验,而在撰写这篇评论的过程中,她也讨论了在治疗技巧上的发现,并详述上一篇文章中的说明。她强调在分析中,不但要分析正向移情,分析负向移情也是必要的,这不只是对分析有益,也可以保护父母免于受到未经分析的负向态度所影响。她探讨儿童的沟通模式、儿童丰富的沟通素材,以及分析师与病患父母之间的关系。克莱因也正式针对她所反对的分析方法发表个人观点。尤其,她评论对数据分析的不完整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也探讨使用非分析式的引导技巧,以及教育式或指导式做法的本质与弊病。关于她的游戏技巧,在《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有最详尽的说明。在《精神分析游戏技术》(1955)一文,说明这种游戏技巧的历史,《儿童分析的故事》(1961)中的逐日临床记录描绘出克莱因的工作样貌。

此外,这篇文章包含了她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新发现。在前一篇文章的注释129-1中,克莱因说明母亲借由断奶与如厕训练,将婴儿原本对母亲的兴趣转向父亲。在本文中,她明白而直接地说到俄狄浦斯情结与超我的形成是从断奶时开始。她也重新调整俄狄浦斯情结的高峰期时间,因此它不再与儿童早期的结束同时出现,也和弗洛伊德所认为的潜伏期取向有所不同,但是在她的观点里,一个三岁的孩子已经完成了他的俄狄浦斯发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克莱因关于俄狄浦斯情结著作的讨论,读者可以参阅《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情结》(1945)的批注。

第八章正常儿童的犯罪倾向(1927)

这篇文章是由弗洛伊德在《论罪疚所引发的犯罪》(CriminalsfromaSenseofGuilt,S。E。14)中极富创意的两页文字所发展而成,弗洛伊德的论点是,并非犯罪引起罪疚感,而是罪疚感引发了犯罪。克莱因将弗洛伊德的见解连结到她近来对早期超我的发现上。她与弗洛伊德的论点都与一般人的假设相反,她认为罪犯并非缺乏良心,反而是怀有过于严厉的良心——来自未经修饰的早期超我。这种超我的运作方式与正常的超我不同,会透过恐惧与罪疚感造成压力,驱使他犯罪。

本文同时讨论恐惧与罪疚感,但并未区别它们在超我中的运作方式。在1932年,于《儿童精神分析》一书中,克莱因区辨早期超我和发展成熟的超我之间的不同。她的看法是,在心灵中,个体是以一种焦虑或恐惧的形式经验到早期超我,而发展成熟的超我则会引发个体的罪疚感,她在《儿童良心的早期发展》(1933)中对这个看法提供了最详尽的解释。她另一篇关于犯罪主题的文章《论犯罪》是1934年时接受临时邀约而在短时间内写就的,在该篇文章中,她有系统地整理了本文所提到的一些结论,并且将犯罪性与精神病连结在一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