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中了,已经说了,过几日就回来,然后要在京中待几年的,故而想带着全家去京中,你觉得,我们老两口,去不去?”许老太爷还有点犯愁这个选择。
“其实不建议您二老去,您二老在这里都待习惯了,若是去了京中,北地寒冷,容易水土不服,还有就是花销,京城居大不易。”温润不建议二老去京中。
第278章这些粮仓不能空
两位都上了年纪,一辈子都没离开过江南,突然要去京城,万一水土不服,可不是什么小事儿。
许攸在京城,其实他回来接了妻儿过去,或者只接妻子过去,将孩子留在家里,给老人照顾,或者说,陪伴老人。
也是可以的!
只是孩子年纪幼小,没有在父母身边,不太好。
“那就让他们一家三口去京城。”老爷子很是果决:“我跟老伴儿都上了年纪,这辈子连府城去的次数都少,何况是去京城,千里迢迢不说,听闻那里冬日干冷,夏日炙热,恐怕适应不了,还是在家吧,守着这偌大的家业,让儿子安心在外面,夫妻分离时间长了不好,何况孩子不能总见不到父亲。”
“那是最好了。”温润点头。
他从老许家出来,回去就看了许攸给他的信。
信里说了他高中的事情,还说回来大概是重阳节前后,不能在家过年了,但是希望能见他一面,他知道,温润现在不住在永清县了,去了府城居住。
兄弟俩已经三年没见过面了,一直通信,每次写信都厚厚的一摞。
甚至温润还偷偷地在信里头夹过两次银票,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银票,头一次给了一千两,第二次夹了两千两。
是连城钱庄的银票,京城那里也能兑换成现钱。
这也是给了许攸很大的帮助,许家虽然钱财多,可京城花销大,许攸还要面子,不想跟家里头伸手要钱,可在京中他一个举子,能折腾多大的浪花出来?
没有钱财充作底气,许攸也没勇气在京城一待就是三年。
许家还是将京城想得太简单了,温润虽然没去过这个时代的京城,但是他前世那个京城,生活可消费很高的!
可是许攸的信里,很少要钱。
许老太爷可能觉得给他带了那么多银子,足够花销了。
实际上,根本不够啊!
许攸也没朝他要过钱,可是温润依然给了,且在信里一句都没提。
许攸也一句都没提这事儿,两个人默契的很。
不过许攸在信上说,京城一直闹腾的很,不太平,一直到恩科考试,都还在有人倒霉。
他还很庆幸,自己赶上了恩科,虽然京中乱糟糟,恩科却照常举行,他们也正常考试,考上了,放了三个月的探亲假。
正好敢在年前回京,在吏部点卯之后,要在翰林院里观政的,过年也得在京城。
所以才想跟温润见一面。
温润想了想,留在这里,重阳节前后,倒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