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红尘四合全文无弹窗 > 第92章(第5页)

第92章(第5页)

她阿玛斥道:“这么大姑娘不害臊,什么女婿,八百年前的事儿了还提!给你找人家,你偏不嫁,琢磨什么呢?”

这时候也不要脸了,她说:“我和他见过面,上回在客栈……我已经是他的人了。”看她阿玛目瞪口呆,她跪下磕了几个头,“这么些年我一直没嫁,就是为了他。如今他回来了,我死也不能错过他。阿玛您生气就打我,可您一定要想法子把他救出来,他要是折在里头了,我也活不成了。”

她阿玛吹胡子瞪眼,对她无计可施。也是前世的孽缘,统共才见过几回面呀,就到了蹉跎青春难舍难分的地步。后来活动开了,到处的走人情。可是刑部管得太严了,说是朝廷重犯,闲杂人等一概不得探监。再见到他,他已经成了一具尸首,直挺挺躺在箦床上了。

她不敢相信,那一刻清晰的感觉到,心撕扯成了碎片,满腔血肉模糊。他死了,她的生命里还剩下什么?以前是流放,她还有个盼头,现在呢,她被现实无情扇了一巴掌,被迫醒转过来。

她跪在他跟前,摸摸他冰冷的脸,“三哥……”他毫无声息,她嗅到死亡的气息,一种无能为力的凄凉扼住她的咽喉,她忍不住失声嚎啕起来。怎么推搡他都不醒,她觉得自己气息奄奄,随时要跟他去了。

家里人舍不得她这样,好说歹说劝她回去,她坐在轿子里,一口血喷涌而出,染红了胸前的衣襟。

从停尸到发送,她全在。心里虽然悲痛,却发现哭不出来了。常常一个人坐在棺椁边上絮絮说话,外面铙钹敲得山响,连自己说了什么都记不得了。

那天他下葬,她看着棺木沉进深而阴冷的墓穴,仿佛自己也跟着进去了,忍不住瑟瑟发抖。坟茔很快垒起来,只剩坟前的墓碑,空洞地写着温汝俭之墓。

她没法在这红尘中待下去了,多耽搁一天都觉得浑身难受。她去红螺寺出家修行,也许青灯古佛才适合她,在远离俗世的地方能够找到宁静吧!

这么做自私,她也知道。她只顾自己,不顾年迈的父母,她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将来老了该怎么办。她额涅哭得震心,几乎要给她跪下了,“我和你阿玛不再年轻了,你忍心叫我们老来无依吗?这是造了什么孽,老天这么坑害我们索家。一个死了,一个出家,这是要了我和你阿玛的命了!”

她终究没能下狠心,剃度不成,只能带发修行。在寺院里度过了半年多平静的时光,直到定宜来接她。她出山门接她,那么大的肚子,又和十二爷闹了别扭,一个人在老宅子住着,实在可怜。她看在汝俭的份上不能不管她,于是跟着回了城里,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她没有回过自己的家,因为感觉惭愧,没有脸回去面对父母。

定宜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弦儿。那孩子长得好,她喜欢他,有时抱着他,茫茫浮生突然找到了寄托似的。

温家大院有面藤月墙,到了秋季也花开不败,她喜欢带弦儿去那里转转。走着走着,偶尔遇见夏至,他是定宜的师哥,过于活络的一个人。惦记师妹,常过府来看看,送些吃的和零碎小玩意儿。

女人对某些方面的触觉还是比较灵敏的,不知是不是她多心,总觉得夏至对她有些异样。他来逗弄弦儿,让孩子叫他舅舅,她听了心头总会不自觉打颤,如果汝俭还活着,他才是弦儿的正头舅舅。

一点一滴的东西都从细微处体现出来,要说明白,说不出所以然。定宜担心十二爷,急吼吼上喀尔喀去了,让她把弦儿送到朗润园,她不觉得这样对孩子好。朗润园的贵太妃虽然是十二爷的亲生母亲,可一个对儿子都不具备热情的人,怎么能照顾好孙子呢!她把弦儿留下,自己连同奶妈看妈一块儿带着他,到弦儿八个月大的时候,接到了定宜的来信。信上说他们不能回来了,十二爷变相被朝廷流放,封了个喀尔喀亲王,驻扎在了当地。往后回京也是走亲戚式的,不能常住了。

鸟尽弓藏的例子有很多,这样结局不算坏,至少他们在一起,都活着。只是可怜了弦儿,留在京里,说得难听些是充当质子。宫里很快来了人,要接弦儿进宫,同七阿哥放在一起,由皇后娘娘亲自抚养。海兰舍不得,弦儿也有些懂事了,拽着她不肯撒手,离开她没白天没黑夜地哭,皇后没办法,只得把她也接进了宫。

海兰年轻时候参过选,四品下官员的女儿留牌子至多充当宫女,当时她阿玛使了银子,头一道就给刷下来了。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她终究跟着弦儿又进了紫禁城。

皇后是个不可多得的妙人,那样尊贵的身份,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的事她都知道,有一回上咸若馆拜佛,拈了香回头问她,“你说做夫妻有没有来世?”

她想了想,说有。皇后淡淡一笑,“今生有缘,下世才能再找见他。今世无缘,连他的样貌都辩认不清,何必再祈盼来生呢。那个人已经走远了,就不要再念着了。有缘相见,无缘同行,他不是你的,你再执着也没有用。趁着年轻给自己找条后路,你应该有个家,有个男人,有自己的孩子。听说早卒的人没有根基,这世的记忆他压根儿留不住,你守一辈子,到头来也是无用功。天天瞧人成双成对,想想自己形单影只,不觉得心酸么?找个人吧,不管好赖有人疼着,能暖你的心。”

她低头盘弄手串上的穗子,其实还是听不进去,只是敷衍着:“主子娘娘也说得靠缘分,想是奴才的缘分没到,或者这辈子就这样了,没准儿就是孤独一生的命吧!”

她不答应,皇后也没逼她,就这么平平静静又过两年。

弦儿渐大了,很是聪明伶俐。皇后爱护着,平时也没什么禁忌。他喜欢看哥子们读书,去上书房、去阿哥所。三岁不到的孩子,听师傅说孔孟,也能听得入迷。她抱他在怀里,笑着问他听不听得明白,他说:“一知半解。”光这句话就让她大为惊讶了。

常在禁庭行走,有时也会遇到皇帝。低等宫人可不兴面对皇帝,即便低头下跪也不行。见圣驾来了,赶紧转身面墙而立,这是规矩。有一回她带着弦儿出夹道,正巧见皇帝从军机处出来,她也没多想,抱着弦儿退到一旁,孩子趴在他肩头,冲口叫了声阿牟其“伯父”。

皇帝对孩子很慈爱,因着弦儿就养在翊坤宫,叔侄间很熟络。皇帝招招手,弦儿从她怀里挣了出去,她自然要看顾,送上前,正对上一双盈盈的笑眼。皇帝指了指同行的人,“这是一等镇国将军富祥,攻打准葛尔立了大功勋。今晚宫里设宴,皇后做东宴请富祥和老姑奶奶,你多帮衬着你们主子娘娘。”

海兰蹲身应个嗻,心里隐约有所察觉,皇后好保媒的瘾儿又发作了。

果真不出她所料,这位镇国将军就是冲着这个来的。富祥的祖母是高皇帝的同宗族姐,到如今算旁支了,属红带子。人呢,一介武夫,谈吐倒不显得张扬,反倒十分守礼。宴上人多,他们没有什么交集,也是其后才又见面。他很实诚,恳切说了一番话,“我不瞒你,我之前有过一位福晋,三年前病死了。我和她感情甚笃,本来没想再娶,可是架不住家里催得紧。我知道你有过相似的一段过去,说真的,我听后很敬佩你。一个女人,能把韶华都倾注在另一个人身上,你是个重情义的奇女子。可是人生太漫长,活着不光为自己,也要为家里人。如果你不嫌弃……咱们就做个伴吧!我不在乎你心里有他,你供奉他,是你的一片真情。”他小心翼翼观察她神色,“海兰,同样经历过挫折的人,才能更好的感同身受。你何不给我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她已经很久没有哭过,可现在却忍不住。也许真是因为他的理解,头一回觉得不那么累,可以放下歇一歇了。

她嫁了他,三十岁的老女,本该没什么指望的,谁知临了有这样的成就,她的父母很觉宽慰。有时候她又有些后悔,猛然想起汝俭来,十分的对不起他。然而富祥是个好人,她的心里话同他说,他能够仔细倾听,不像丈夫,更像可以交心的朋友。

她写信给定宜,据说她住在一个景色奇美的地方,只是路途太远,信差一趟来回得走两三个月。寒来暑往,第四次收到她的回信时,自己有了身孕。极巧的,定宜也怀了孩子。她信里惦念弦儿,说明年春天就上折子奏请朝廷,容他们夫妻回京探望亲朋。

算来他们去喀尔喀已经有五年了,不过一个转身,已经五年了。

她站在檐下看富祥练拳,他现在很留意她的身子,一套打下来,常回头望她。她叹了口气,这一辈子起起伏伏,现在算是尘埃落定了。说快乐,谈不上,就是搭伙过日子。毕竟汝俭让她刻骨难忘,以前是,以后依然是。不过藏得更深,要再提起,需拿刀把心剖开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