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最新地址为22ffc露b
离开同乡之家,感谢了中年人一家人的盛情款待,坐上马车的使团一行人皆有些相顾无言。
古来圣君常把“富国”与“裕民”作为自己的施正目标,但鲜有人能两者兼得,而眼下,这个以商立果,毫不讲孔孟之道的“南夷”宋洲却做到了,实在令人感到沮丧。
宋洲兵甲强盛,百姓生活富足,远不是李朝能比,就连天朝上国大明也多有不如,这让一帮熟读儒家经典,幻想恢复三代之治的读书人自视无地自容。
“宋洲有犀利火器,百姓得巧工之利,终究只是些奇技淫巧罢了,我李朝一样可学,诸位不必如此。”尹春年劝慰道。
听尹春年这么一说,众人收拾好心情,没在胡思乱想。
~~
经过十数天的走走停停,使团一行人终于抵达了本土西岸又一座大城——西铁城。
西铁城与迎日城虽都是人口大城,但两地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
如果说迎日城是座动城,那西铁城便是一座静城,由于是工业城市的缘故,每当工作日,城市的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多少人影。除了“静”这个特点外,说西铁城是座森林城市,一点都不为过。沿街道路、百姓民宅、公园景点全都种满了枝叶繁茂的树木,淡淡的花香弥漫于城市间,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座工业城市。
在招待所休息了两日,李朝使团众人又开始了参观之行。
作为西铁城的明星企业,西岸第一钢铁厂是一行人绕不开的参观首选。走在占地比李朝王宫还宽广的厂区,听到厂长报出钢铁厂在职员工超过8000人,顿时惊掉了使团众人的下巴。
自诩商业繁盛,手工业发达的李朝京畿地区,能找到雇佣人数超过百人的作坊,实属凤毛麟角。所以,当尹春年等人听到宋洲有超过千人规模的工厂时,有那种夸大的惊讶,便不难理解。
西岸第一钢铁厂旗下还包括洗煤炼焦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炼钢厂、轧钢厂等分厂,有小一万名在职员工,实在是稀松平常。
小型蒸汽机车头直接将焦煤与铁矿运到冶炼车间,炼钢全程大部分使用的是机器动力,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西岸第一钢铁厂每年生产高品质的钢铁25万吨,钢条铁锭行销南洋各地,一直被各国商人交口称赞。
年产量25万吨,按十进制计算,就是50万斤,这个产量又小小震惊了一把李朝使团众人。李朝这么多年在宋洲的利诱之下,粗铁产量也达到了惊人的30万斤,但那是举全国之力,而宋洲只是一厂,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耳语。
中午在钢铁厂蹭了顿中午饭,下午,一行人又去了一家为西铁城武器制造局做配套零件生产的小厂。虽说是小厂,但厂里所需的设备一样不缺。众人在小厂中直观见识了什么叫工业速度——待加工的枪管、炮管在镗床上经机械镗刀精加工,成品如下饺子般落地,看得尹春年这个做兵曹佐郎的心惊胆战。回忆起自己曾言的不过奇技淫巧尔尔,这脸打得也忒快了。
凡事宋洲本土生产出售的火绳枪、燧发枪,现在已成了精品的代言词。这样犀利的兵器,倭国与李朝自然都有仿制,尹春年曾亲自负责火绳枪的督造,由此,他十分了解铁匠手工打造枪管需要耗费的时间,而宋洲这个不起眼的小厂,一天生产的成品枪管竟比李朝一个月生产的还要多,简直让人无语。
看完枪管、炮管的加工,众人被带到冷兵器生产车间,目睹了板甲的工艺流程。
由合金刀头切割好的钢板放在冲压机下冲压成型,然后交给工人打磨棱角,最后组装成套,整个流程看上去根本就没耗费多大精力。但就是这样一套板甲,被武夫们视作珍宝,不惜为此豪掷千金,这种钱也只有宋洲人能挣到。
第一天参观完,众人回到招待所,长吁短叹,对昔日称赞不已的宋洲美食亦没有了胃口,今日吃惊太多,已让这帮人有点消化不良。
第二天,西铁城安排李朝使团参观的是轻工业工厂。
一行人走遍西铁模范纺织厂、模范印染厂、模范制衣厂等工厂,狠狠刷新了他们对妇人生产能力的认知。
离开模范纺织厂时,厂长还给使团每人赠送了一套羊毛毯,让一帮忙前忙后的使团随从,各个喜笑颜开。
上千名妇女踩着缝纫机赶着军衣、军棉的场景给少言寡语的沈连源留下了深刻印象。
坐在客房窗前,抽着卷烟,欣赏着城市夜景的沈连源,脑海中不自觉回想起那日在迎日城大学与钱教授的争论。
“成千上万的百姓不依附土地生存,这便是宋洲人所言的工业化吗?”沈连源喃喃自语,在这一刻,他异常认同钱教授所说的“时代变了”这个论断。
这个时代确实变了,变得沈连源都看不懂,旧的一套“程朱理学”在资本萌芽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李朝与宗主大明渐渐走向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
沈连源早年跟随金安国求学,金安国师从岭南学派巨儒金宏弼。金安国对x理学、天文、周易、农事、医学皆有颇深造诣。沈连源得其言传身教,对x理学的造诣同样极深。
明朝时兴阳明心学,随后有关心学的书籍逐渐东传,其中驳斥阳明心学的著作如罗整庵《困知记》、陈清澜《学蔀通辨》先于阳明著作刊行,使得李朝儒者对于阳明思想的解,陷入“批判先于解”的成见下,无法正面直视。
李朝x学在士林派儒士的推动下发展到了高峰(16世纪),但这并未使涩会风貌好转,反而使得李朝上下阶层愈发割裂。
自己熟知的x理学无法解释宋洲的现状,想必阳明心学亦是如此,这就让人感到困惑。世间大道三千,难道儒家经典不是唯一正途,念及至此,沈连源心中首次对奉为圭臬的儒家经典有了一丝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