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子客气,请坐!”方艾华示意坐下相谈,又命秘书奉茶。“胡公子特来求见,不知所为何事?”方艾华假装好奇道。
“实不相瞒,在下此次来是为了丝绸之事,听闻贵宝地亦开始养蚕缫丝,不知可否一览?”胡寅试探道。
方艾华笑问:“是有此事,怎么,胡家对我安平所产的生丝感兴趣?”
“去年苏、常、镇三府受海溢影响,蚕农所产生丝大减,为保对宋丝绸的供应,若安平真的产丝,我胡家愿意高价收购。”胡寅极力遮掩所言的真实目的,总不能讲俺怀疑你们宋洲人在夷州养蚕是假消息,不过是为了压价而想出的空城计。
历史上,汉人在湾湾岛养蚕始于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西元1875年,有商人从浙江杭州引入桑种,在湾湾中南部种植,至1885年,刘铭传倡导农桑,在大龙峒、大稻埕、冷水坑及土城等地栽桑,奖励养蚕制丝,湾湾的养蚕业这才大面积铺开。日据初期,由于自身需求巨大,湾湾的养蚕业迅速发展,但到了1937年后,脚盆国内粮食不足,便在湾湾扩大粮食生产,当地蚕业由此趋于衰退,直至1945年,当地养蚕业大多陷于停顿状态。湾湾回归后,养蚕业得到迅速恢复,到1979到达了一个顶峰,有桑园25500亩,产茧13465吨,丝厂6家,产丝27吨,丝绵4吨。
“目前安平所产的生丝只够我方使用,难有多余出售,不过……”方艾华刚说到这,几个纺织采购组的干员敲门走了进来。
胡寅对纺织采购组的干员并不陌生,在杭州时就与这几人有数面之缘。又是一番客套寒暄后,众人坐下,话题转到了丝绸采购上。
既谈到了关键点,胡寅也不再遮遮掩掩,拱手询问道:“敢问方主任,今年贵方购买量减少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减少?”
方艾华没有回答,侧头看向采购组组长。组长笑道:“今年的丝绸采购量是依据台南地区的养蚕业发展状况做出的调整,按照中枢的计划,五年后,我们对明朝丝绸的采购量会降到高峰时的五成。”
听到五年降五成,胡寅差点从座椅上跌下来,如果宋洲购买量持续降低,浙商们因贸易兴隆开设的机房还不得关门歇业,由此亏上一大笔银钱。
“方主任,念在多年合作,我胡家尽心尽责,诚信买卖的份上,这数额不能在减了呀!”胡寅激动道。
方艾华一脸为难道:“胡公子,王命难违,我们也得按章办事,看在双方多年合作的份上,我有一言,不知胡公子愿不愿听?”
“还请方主任直言?”胡寅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道。
“王命虽难违,但也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我宋洲以商立国,讲究合作共赢,现在就有一个机会摆在胡公子面前。”方艾华不急不缓道。
胡寅连忙追问:“是何机会?”
“这个机会便是双方合股。”方艾华说完,喝了口茶,接着道:“我宋洲愿出土地出技术,而胡家只要说服其他浙商招募人手,来夷州设丝绸机房,今后有的是大把银子可赚。”
趁着这个话头,方艾华将合作的细节讲了讲。
听到夷州除1、7、8月不适合养蚕外,全年可养春蚕两次、夏蚕一次、秋蚕两次、晚秋蚕一次,共6次,胡寅对此将信将疑。
双方合股是否可靠。将人手招募到夷州还得支付大笔安家费,昨天从吴掌柜口中得知安平此地雇人工钱极高,还得保障工人每月三旬有至少五天的休息,这对习惯躺在佃户蚕农身上吸血的地主大爷们来讲,实在难以接受……如此诸多矛盾,注定这场合股经营难度不小。
可自己不答应又如何,宋洲能从货源到运输各个环节下绊子,一旦双方撕破脸,杭州所产的丝绸只怕一匹都卖不出海外。
讲到最后,方艾华邀请道:“欢迎胡公子下次携其他浙商代表来安平参观,届时,我一定亲自为众位讲解。我宋洲在旧港合股创办的公司不胜枚举,胡公子若不放心,可以派人打听清楚。”
等你们下套了,以后想抽身,恐怕也没这么容易了!方艾华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