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上,这也是中国当局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即美国的地缘优势太明显了。
正是这种地缘环境上的差别,让中国领导人在为战争进行准备的时候,显得愈加小心谨慎,所采取的措施也愈加稳健。用黄瀚林的话来说,中国并不谋求在全面战争初期获得绝对的战略优势,而是应该做好愈加长远的打算,以务实求稳的态度来面对挑战,以稳打稳扎的方式来驱逐挑战。
能够说,这也是中国在二零四五年之后所有严峻策略的基本出点。
第一百三十一章稳打稳扎
第一百三十一章稳打稳扎T!~!
..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临界点
第一百三十二章临界点
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之后的好几年,除了在二零四七年再次出任总参谋长之外,牧浩洋基本上没有遇到严峻考验。
当时,在牧浩洋连任总参谋长的问题上,黄瀚林与黎平寇差点干了起来。
黄瀚林的意思是,改变总参谋长制度,由参谋长集体决策制取代总参谋长,即由陆海空与陆战队的参谋长组建参谋长会议,所有严峻军事决策都得通过参谋长会议审议,而总参谋长只是临时头衔,由国家元或者是高层领导会议在战争时期授予,和平时期则由四位参谋长轮番坐庄。
这一提议,立即得到了陆军与空军的拥护,陆战队也没有表示异议。
现实上,黄峙博制订的军事改革计划中,就包括这一部分,即由参谋长会议取代总参谋长,避免个人决策形成负面影响。
问题是,在黄峙博与腾耀辉担任总参谋长期间,都没能走出这一步。
当初,牧浩洋是以陆战队司令的身份出任总参谋长,却拥有海军大将军衔。
更重要的是,牧浩洋出任总参谋长的主要原因与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有关,即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指挥这场战争。
等到第二次印度洋战争结束,黄瀚林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他看来,至少戚凯威有能力顶替牧浩洋。
也正是如此,黄瀚林才会在二零四七年提出改革总参谋长制度。
问题是,黄瀚林的初衷不是建立一套愈加完善的制度,而是要借此削弱总参谋部,让国防部掌握大权。要知道,国防部是国务院部门,虽然杜小蕾是国务院总理,但是黄瀚林的影响力更大。
说得间接一些,只需军事权回归国防部,就等于落到了黄瀚林手上。
也正是这个原因,担任军事领袖的黎平寇坚定反对废除总参谋长,而且提出了一个黄瀚林无法回避的问题,即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迸,而在总体指挥才能上,仍然没有任何人有能力顶替牧浩洋。
别的不说,戚凯威并不通晓海战。
要知道,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海洋是最重要的战场。
根据这个理由,黎平寇坚持让牧浩洋继续担任总参谋长,至少在二零五二年底之前得维持现状。
争论到最后,黄瀚林与黎平寇不得不各让一步。
牧浩洋成功获得了连任的机会,只不过在二零五二年底之前,必须就建立参谋长会议的事情做出定论。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五年之内,牧浩洋得逐步把权力移交给国防部。
按照这个安排,在建立了参谋长会议制度之后,总参谋部只掌握军队的战时安排与指挥权,其他的权力都将回归国防部。
对牧浩洋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个解脱。
用他的话来说,只有当上了总参谋长,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明显,肯定不会是个好滋味。要知道,黄峙博离开总参谋部的时候才五十多岁,而腾耀辉离开的时候也就六十多岁。当时,两人都有足够的精力继续干下去,也有足够的影响力留下来,可两人都选择了离开。
到二零四七年的时候,牧浩洋的感受也一样。
如果不是黎平寇挽留,他肯定会向黄瀚林提交辞呈。
当然,让他留下来的,还有一份责任感。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二零五二年前迸,中国的处境将非常艰险,而到了二零五二年之后,情况就会有所改变。
牧浩洋非常清楚,如果他在二零四七年辞职,就算回去当海军司令,戚凯威与母祁铁也会联手控制总参谋部,而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不管是戚凯威、还是母祁铁,都没有足够的能力率领队取胜,以至没有能力率领队渡过最艰难的战争初期。要知道,戚凯威与母祁铁都擅长打顺手仗,在逆境中反败为胜的能力非常欠缺,母祁铁以至没有这方面的作战经验。
二零五二年之后,随着中国的军现实力增强,牧浩洋就能够放心大胆的“退休”了。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牧浩洋不得不继续坚持下去,精打细算的花掉每一分钱,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军队,奉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