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纠缠阴天子一天,前脚刚走,阴天子后脚便将季寻子叫进宫中,将他好一通责骂。
季寻子只得再三请罪,方才消去阴天少许怒气。
但是,季寻子却非常高兴,因为他从阴天子语气神情之中,发现阴天子对包拯已生猜忌之心。
这可是个意外收获,他跟蒋王多次在阴天子面前说包王的坏话,阴天子都从未听进去过,自然也从未为难过包王,二鬼设计陷害包王时,阴天子还常予以暗中保护。
但有了这次这个事,季寻子相信,皇上不会再护着包王了。呵呵。
现在机会来了,包王府的管家居然向五华山通风报信,正是借此扳倒包王的机会。
只要搞掉了包拯,李正坤在朝中便再无暗助之力,朝廷方才能集中一切精力对付李正坤,早日将其剿灭。
说话人在这里不得不为包王叫一声屈,包王对李正坤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倒着实不假,在不伤忠君大义的情况下,对李正坤有所照拂也是真的,但包王绝不会跟李正坤这个反贼暗通款曲,危害朝廷和天子。
所以说,国师季寻子和蒋王都误会了包王,认为包王定然会对李正坤暗中相助或暗里纵容,总之包王不除,他们便心中难安。
包王跟李正坤的甥舅之义早被阴天子革去,包王在公开场合也多次这样强调,要不然去金池关谈判时,也不会拒李正坤于千里。但他毕竟曾是李正坤的舅舅,标签一旦贴上,便休想撕得下来。
包王深通人情鬼性,自然知道这个厉害道理,但他心中无私情,并不怎样担心,因为阴天子还是非常开明睿智的皇帝,包王相信皇上也不会因着他跟李正坤这点关系,便疏远乃至怀疑他。
在之前,阴天子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待包王如同往昔,可自从包王从季寻子处得知井狱真相,便入宫向阴天子流泪跪谏一天之后,阴天子心中对包拯的看法便起了裂痕!
关于这一点,包王没感觉到,一来时间尚短,还来不及感受到,二来他心中无私,觉得自己的进谏乃是为着皇上着想,不希望因井狱之事,使得皇上圣德有亏、圣体有虞。呵呵。
但阴天子感觉到了,包王在他眼中,已失去了光华。一句话,已将他打入另册!
季寻子抓住包王往五华山通风报信的把柄,欣喜若狂,立即来找蒋歆商议,如何向阴天子参奏包拯一本,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蒋歆对参包王没多大兴趣,自打李正坤在五华山自立起来,蒋歆跟季寻子多次向阴天子出烂主意,暗中算计包王,都没有成功,因此,这次季寻子来讲毕胜骑白马逛街的事,蒋歆仍然跟往常一样,觉得拿这些没影儿的事参包王,最后结果恐仍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何必白费劲。
季寻子却信心满满,说这次一定能行,就算参不倒包老黑,也得扎扎实实让他吃一回瘪。有了这次的基础,再有下次,包老黑便铁定完蛋!
他说服了蒋王,因为象包王这样深受阴天子信任倚重的王大臣,不可能一参便倒,必须多次铺垫,先在阴天子心中种上草,然后才能抓住要害,一击而中。呵呵。
蒋歆便同意跟季寻子一起参奏包拯。二鬼密议至半夜,写下奏章,第二天一早赶进宫中,向阴天子密奏。
阴天子览毕奏章,又详问了毕胜骑白马之事,便没再说别的,命他们出宫去了。
出宫之后,蒋歆责怪季寻子,说这次恐又是瞎子点灯——白费烛。
季寻子却不这样认为,让他等着瞧,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却说包王自打同意管家毕胜骑着白马到京城大街上溜达一圈之后,转眼过去两月有余,五华山那边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而皇上钦定的案子也不便拖得太久,只能尽快结案。
这便意味着将郭巧茹和席青忭送去第十阎王殿,进入轮回投胎。
包王原想着,小鬼儿李正坤得到消息,一定会干点什么,哪怕是五华山的军队下了黄背山,摆出向平都山进军的架势,他也好借此再向阴天子进谏,将郭巧茹和席青忭送还李正坤。就算不能达到这个目的,能让事情缓一缓,不要逼得这么急,也能再等时机,再找机会转圜。
当然,包王绝无倚着五华山借寇自重之心,只想借着五华山的动静,帮着李正坤保住母亲和未婚妻而已。如果有一天,李正坤当真兴兵伐我,包王做为文臣,就算不能带兵上战场拼杀,也一定会在李正坤兵锋推至京城之时,横身挡在京城门口,为国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