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睡前,文皎看着给她铺床铺被的玉雪,想起今儿洗澡时想的事,便问她道:“你今年二十一了,若按着年纪排,你比玉梅还大两个月,既然定了亲,你的亲事便在她前边儿办罢。”
“等你出去了,你想做什么?我给你预备的嫁妆和白霜玉梅的一样,你想要做些生意也使得,买些田地做个……收租婆也使得。”
文皎心里还是为玉雪可惜,这世道还是对女子不公,玉雪有钱归有钱,也读书识字,偏不能科举不能入仕,除了做生意外,什么别的都做不了。
谁知玉雪走到她身边,跪下回道:“夫人,我想往后还在夫人身边做事。”
文皎一时诧异得忘了叫玉雪起来,问道:“等明年你成婚之前,我就在衙门里给你消了身契,立上女户,你本姓文,从那之后你就是堂堂正正的文娘子,何必再回来林府服侍我?”
玉雪抬头笑道:“我就是喜欢在夫人身边做事,觉得在夫人身边开心自在。”
文皎这时候回过神,伸手把她拉起来,叹道:“等你自己当了家做了主,你就不这样觉得了。”
玉雪笑道:“那若等我成了婚,还想回夫人身边做事,到那时候夫人可不能不答应我。”
文皎只得无奈道:“好好好,到了那时候,你还真想往我身边帮忙,我还巴不得呢,有了你,我每天省多少事儿,睡罢睡罢。”
玉雪赶忙点头,服侍文皎躺在枕上,又给她掖好被褥放下帐子,方悄声退下,又叮嘱守夜的寒霜寒露几句,方回她自己屋子里去歇息。
国子监秋日入监考试惯常是每年八月十六开考,从早到晚只考一日,林昌已是举人,学识又扎实,自然顺顺当当入了监,从九月初一起便搬到国子监去学习居住,每旬日回家一次。
林昌搬出家中去了国子监,林杏过了中秋便又回到林明两口子那里,他家便只剩下林满卫氏。
而虽说卫氏手里还攥着三千两银子,她却不敢花用,在这天子脚下,吃穿用度样样都要花钱,他们家现在除了老家田地一年收入百十两外,别的再也没什么进项。
房子是买的,住不用花钱,顶多一年到头补个瓦修修炕,花个几两银子。
家里连带老家共有二十口下人,每人每月二三百月钱,每年光月钱就得发五六十两,卫氏算完了这个帐,心疼得不行,偏又不好裁撤下人,显得他们家败落了似的,叫族里人看笑话。
昌儿在家时,她怕昌儿吃不好饿着,再影响了读书,一应饭食差不多都是按着林府的例,再连带下人的吃喝,搬出来半年光买菜买肉就花了五十八两五钱银子!
现在昌儿不在家,吃喝上她和林满能省就省,一顿一个菜两个菜就打发了,想来也能省下不少。
家里倒是还有许多人家送的布匹衣料,做新衣裳倒是不用花钱。
余下还有一大项支出是每个月给林明两口子十两银子,当做杏儿的学费和吃穿使费。
卫氏算完了这半年的帐,算出来他们搬出林府半年连带买院子共花了五百九十三两银子!
而她现在手里捏着的银子也只不过三千出头罢了。
往后还有昌儿的聘礼,杏儿的嫁妆……卫氏看着账本咬牙发愁。
一辈子省吃俭用供昌儿读书,不就指着他出息了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他好容易中了举人,家里收了些东西还都退回去了,现在给他娶亲又不知道要花多少钱,等他能考中进士做官最少还得几年……
卫氏真想一下再发个一两万的财,家里就能腾挪得开了。
她心里又不平了几日,再想到还没着落的未来儿媳妇,又亲身带了礼往官媒处过去。
谁知她这回过去,官媒正是已经给她相中了一家好姑娘。
官媒笑眯着眼说道:“卫太太,可不是天缘凑巧?前儿正有一家人家,姑娘十五岁了,来我们这里挂名儿寻亲事,家中真是十分的富贵,我一下就想到你们家举人老爷了,这回保管您满意。”
听官媒说“十分的富贵”,卫氏也不禁满面是笑,赶紧问道:“不知是哪家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