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知道这个举动不妥,但其中牵扯复杂的利益关系,却是让人无从下手。只是林晧然似乎都不用思索,站出来便是亮出了充分且“得人心”的反对理由。
“林阁老所言甚是在理,臣等附言!”马森等官员的那般自豪感当即油然而生,宛如应声虫般站出来表态道。
却是包括礼部右侍郎林燫在内的官员都是心甘情愿地站出来,跟着那点私利相比,他们更加自信自己所走过的路。
既然自己能从三百名额中脱颖而出,凭什么这届考生能得到四百名额,且这多出的一百个名额又该如何安排?
一时间,从者如云,却是纷纷站在了林晧然的那一头。
虽然徐阶渐渐赢得帝心,但在这朝堂的力量对比中,徐阶已经是处于绝对的下风,而林晧然成为真正的文官集团领袖。
正是如此,徐阶和林晧然的意见产生分歧之时,不说林晧然现在是言之有理,哪怕没有道理亦能在声势上胜过徐阶。
隆庆虽然倾向于选用四百名额来彰显自己的明君之名,只是看到这殿上悬殊的力量对比,却是知道该选择哪一方。
尽管他是一国之君,但他并没有像父亲那般跟百官对着干的勇气,更没有父亲那般玩弄于百官的手段。
隆庆显得欠意地望了一眼徐阶,而后便是同意了林晧然的建议道:“既然如此,便准林阁老所请,此届新科按旧制取进士三百名!”
“皇上圣明!”林晧然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亦是暗松一口气并谢礼道。
虽然增员能够给参加会试的举人更多考取进士功名的机会,只是这种扩员不仅加重大明的财政负担,亦是会走上宋朝“冗官”的老路。
大明发展至今,其实早已经不缺官员,特别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退休制度,缺的是能够专心做事的官员。
如果现在盲目增加新科进士,固然能够得到更多新生力量的补充,但其实会加速“内卷”,到时只会出现更多腐败的官员。
不管在哪个时代,如果通过努力能够得到的东西,相信很多官员都能坚守原则。只是当他们发现通过努力亦无法得到想要东西的时候,往往就会迅速地腐化了。
正是如此,林晧然并不打算待张居正在万历时期纠正这个谬举,亦不打算让这个官场变得更堕落,而今便亲手将徐阶这个提案掐死在萌芽中。
马森等官员却没有林晧然想得这么深,看到他们再一次成功阻截徐阶的提案,却是感受到自己这个团体的强大。
徐阶的提案遭到林晧然的狙击,脸上不仅没有出现丝毫的愤怒,而且嘴角微微上扬,显得很得意地瞥了一眼林晧然。
郭朴注意到徐阶这个反应,眉头不由得微微地蹙起,心里隐隐感到了一阵不安,意识到这可能是徐阶给林晧然下的一个套。
正如他所料这般,在早朝结束不久,这个事情当即便是在整个京城传了开来。
“林阁老说得倒是好听,我看他分明是出于党争的私心!”
“不错,这多一百个名额怎么了,徐阁老才是老成谋国!”
“林阁老的私心过重,我看朝廷理当罢免他的所有官职!”
……
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加上一些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很多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举子当即将矛头指向了林晧然,甚至是直指林晧然头上的乌纱帽。
虽然林晧然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国家和民族,但却“侵害”了应考举子的核心利益,故而他们对林晧然的好感是直线下降。
亦是如此,士子群体的风向悄然改变,很多举人纷纷拥护起那一位有“贤相”之名的内阁首辅徐阶。
不得不说,一些看似“贤相”的做法,却是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无益,只不过是讨好某些群体的举措罢了。
仅是一日,一篇关于分蛋糕理论的文章出现在《顺天日报》上,却是指出增员会致使很多进士“失业”或“就业不理想”,同时当届进士功名含金量降低的事实。
事到如今,林晧然面对着种种不利的舆论,亦是有着自己的应对之法,早已经由王稚登和康晚荣组建一个危机公关团体。
“你以为增员是为你们开方便之门吗?那些其实都是给关系户的!”
“远的不说,像潘恩的儿子潘允端和杨博的杨俊民,哪个不是前程似锦?”
“这些官宦子弟少的便是一个进士名额,一旦他们进入官场便是妥妥的尚书,比状元还香!”
……
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康晚荣这边亦是引导舆论,抛出了一个“阴谋论”,当即将舆论引向了官场的现状。
亦是如此,很多举人仿佛是猛然清醒过来一般。
虽然他们确实增加了考取进士的机会,只是却是大大地降低含金量,而且他们的官场之路会更加的艰难。
现在的官场早已经组建着一团团利益关系网,跟着那些有背景的官宦子弟竞争,他们只会沦为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