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展示答题板的,是蓉城大学的强强联合组。
他们的答题板写了很多,归根结底就是,他们会拉拉杆。
不过这两另辟蹊径,不是以道德或是一换五更划算的方面展开,而是用了另一套理论。
两人在答题板上写到,人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是会遵从下意识的,并无法思考划算与否这个问题。
在看到前方躺着五个人的情况下,人会下意识拉动可以转向的拉杆,这是条件反射,和自己的思想无关。
至于另一个轨道上的人,如果有机会拉杆,人还是会下意识拉杆,但题目并没有给出可以反复拉杆的设定,那在他们这里,结果就只有一个,条件反射拉杆!
看到这个理论,魔都大学的教授眼底划过意外,也有几分赞同。
不等其他人询问,他就条件反射这个问题侃侃而谈。
“或许大家觉得条件反射太抽象,那就由我给大家详细说说吧!”
“就拿近期发生在蓉城的一起事故来说吧!”
“蓉城三环路,一辆油罐车侧翻,将一辆小车压扁,正好压在驾驶位,小车司机不治身亡。”
“在这次事故中,有非常清晰的各车行车记录仪,记录了事故发生前后的情况。”
“油罐车其实速度并不快,可即将追尾由于惯性过大刹车是来不及了,油罐车司机脑子懵了,下意识打转向盘,左侧轮子开上左边的绿化带上行驶紧急迫停。”
“众所周知,油罐车这种体积大载重量大的大车一旦倾斜很容易重心不稳,而绿化带恰恰比公路高一截,会导致车子倾斜。”
“被压扁的轿车司机在油罐车倾斜的时候就发现了,立马打方向盘准备去逃。”
“可另一条车道现在也堵着,小车转弯就遇到另一辆小车后车尾。”
说到这里,教授脸上露出遗憾之色,“小车司机条件反射踩了刹车,下一刻,油罐车倒了下来,小车司机当场身亡。”
罗浩然和胡云晴都知道这个事,脸上露出沉痛和惋惜。
心理学教授看向两人,温和的笑了笑,像是一个最和蔼的长者,“我想两位同学会这么答题,也是受到这个事件影响吧?”
两人站起身,冲教授屏幕方向点头,“是的!”
心理学教授点点头,叹息一声,“其实,电车问题,在心理学界,一直都是一道无解的题。”
罗浩然胡云晴愁眉苦脸,“可不是嘛!根本没有最优解。”
心理学教授笑了笑,“不觉得你们的答案就是最优解?”
罗浩然摇头,“不觉得,实际上,我们只是给出了有可能或者说大多数人会做出的选择。”
胡云晴在一旁补充道:“事实上,就我们蓉城这次事故而言,油罐车司机和小车司机的条件反射,都用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