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扎在江心洲的刘文秀的三万大军——现在称之为抚南营,从江心洲通往长江北岸的浮桥上跨过长江,浩浩荡荡往庐州开去。
清廷镇守徐州的总兵徐勇,得知明军如汹涌潮水般气势汹汹地杀来,顿时面色凝重。他一边心急如焚地派人快马加鞭往大名府向多尔衮求援,那信使纵马狂奔,扬起一路尘土;
同时又派人疾驰往济南,向孔有德求援,生怕稍有延误。
同时,徐勇在徐州城中忙碌不停,他强征劳力,只见城中百姓们虽面露愤色,但在兵丁的催促下也只能无奈地拿起工具。
劳力们有的搬运石块,有的和泥砌墙,在城墙下穿梭忙碌。
徐勇还亲自指挥着士兵们架设火炮,那一门门火炮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城墙上,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城外,仿佛择人而食的巨兽之口。
士兵们则忙着收集火药,一桶桶的火药被搬运至合适的位置,准备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固守待援,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朱由榔和陈友龙率领着左路军,如出山猛虎一般直扑商丘。
这一次出征,朱由榔不仅带着刘玄初,还带上了高太后身旁的慧英,这是高太后送给朱由榔的。
理由是陛下御驾亲征,身边须得有个服侍的婢女,最好是这个婢女还需有些武艺,能够护卫陛下,无疑慧英是最佳人选。
朱由榔头戴凤翅盔,身穿鱼鳞甲,腰悬长剑,骑在骏马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满是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陈友龙则在一旁紧密跟随,指挥着将士们保持队形,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大军所过之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那震天的脚步声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着大明将士的无畏与决心。
动作最快的是朱以海和袁宗第率领的中路军,前后不到五天,就兵临徐州城下。
徐勇的手里只有三千多人,不敢出城迎战,只得紧闭城门,固守待援。
出发前,朱由榔嘱咐朱以海,与建虏厮杀,一切以袁宗第的号令为准。
袁宗第的大军一到,立刻安营扎寨,架设火炮。
并且将发贡炮装上炮车,为明天的攻城做准备。
发贡炮是嘉靖年间从红毛鬼处引进后大量仿制的一种中型前装滑膛炮。
其炮车为四轮车,轮子为无辐条的实心车轮,炮车的车辕较高,中部有一半圆形开口,用于承载炮耳,炮身安放在横梁上。
次日,黎明的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撕开夜幕的笼罩,徐州城便被一片紧张而肃杀的气氛所笼罩。
袁宗第目光如炬,神情冷峻而坚毅看着徐州城头正在为防御做着准备的清军和劳力。
随着他那一声中气十足、如洪钟般的将令下达,五千大明新前营的将士们顿时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朝着徐州城奔涌而去。
一时间,火炮率先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那橘红色的火光在黎明前的昏暗中显得格外耀眼,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划破空气,带着摧毁一切的气势砸向徐州城的城墙与城门。
紧接着,火铳也不甘示弱,“砰砰砰”的声响此起彼伏,密集的弹丸如雨点般朝着城头倾泻而去,在城墙上溅起一片片火星。
同时,漫天的箭矢也如同飞蝗一般,遮天蔽日地朝着城头的守军射去,尖锐的呼啸声仿佛死神的召唤。
而在徐州城的城头之上,徐勇面色凝重,却又透着一股决然的狠劲儿,他目光紧紧盯着下方汹涌而来的明军,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麾下的兵士们进行拼死抵抗。
只见城头的火炮在兵士们的奋力操作下,不断地发出轰鸣,一枚枚炮弹朝着攻城的明军队伍中砸去,每一次爆炸都能掀起一片血雾与尘土。
火铳手们也全神贯注,不断地装填弹药、扣动扳机,“砰砰”的射击声不绝于耳,枪口喷射出的火光在他们脸上映出一片紧张的神色。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更是弯弓搭箭,双臂上的青筋暴起,他们咬紧牙关,将手中的箭矢以最大的力量射向城下,那密密麻麻的箭雨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封锁起来,阻挡住明军进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