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舍不得!”刘卫东冲媳妇一挑眉毛,小格格俏脸一红,握着他的手,“就知道你最疼我了……”
“你们俩上一边去!”
见两人你侬我侬卿卿我我,老王爷来气,不带这么秀恩爱的!
“就是,好肉麻!”小不点跑过来,叽叽喳喳,被老爸敲了一个暴栗,“哪都有你!”
“去去去,离我远点!”
可怜的两口子被老阿布给清场了。
两人端着饭碗来到红星湖边,席地而坐,就着这一汪湖水,欣赏水面上起起落落的水鸟,尝一口鲜美十足的狍子肉,感觉美好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咦?南边好像来了一队人……”小格格靠在刘卫东肩头,正在欣赏落日余晖洒在湖面上的美景,忽然目光一瞥,看到从南边来了不少人,一个个拎着一根木棍,穿得破破烂烂,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群要饭花子。
“好像真是要饭的!”刘卫东在黄龙府见过要饭的,他瞅了一眼,就辨认出这些人是从内地来草原讨生活的,急忙站起身,向这些人迎过去。
老王爷也看到了,放下饭碗站起来,向远处眺望。
见女婿出面交涉,他又坐下来,卫东办事一向靠谱,有这半个儿在,他倒是可以做个悠闲的甩手掌柜。
“你们是……”
刘卫东来到众人面前,拦住他们问道。
这些手拄拐棍,穿得破破烂烂的农民们一脸疑惑的看着眼前这个帅气的中年人,一个上了年岁的老者走出来,冲刘卫东一抱拳,把刘卫东看愣了!
都啥年代了还行老礼呢!
他也急忙回礼,老头子咳嗽一声,尽是一股子山东土味话,“俺们是从山东家来的,天旱没吃的,没法子来草原讨碗饭吃。”
“你们也是山东的?”刘卫东上下打量这些人,好奇问道。
历年山东的流民都特别多,不光是在草原,东边那三个省,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从山东移民的后裔。
看来孔孟之乡不太适合人类繁衍生存啊!
“没法子,家里遭了灾,连公粮都交不上……”老汉叹了口气,“大兄弟,听你说话的语气,你也是本地人?”
“哦,我媳妇是草原人……”刘卫东一笑,“来者是客,还没吃饭吧,我去给你们弄碗汤喝去!”
锅里的狍子肉还有不少,刘卫东给他们每人盛了一碗,这些人许是好久没吃到这么好的吃食了,一个个蹲在地上,抓起两根树棍当筷子,唏哩呼噜往嘴里倒,看那样子……
“哥,不是说现在各地都好起来了吗?咋还有出来要饭的?”
小格格一脸惶惑,刘卫东笑着摇摇头,“宣传么,谁当真谁是傻子,你先在外边照看着,我再去给他们下点面条,这么点玩意不够吃啊……”
刘卫东一头扎进蒙古包,和面揉面,不一会满满一盆面条端过来,就着狍子肉汤下锅,做成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热汤面条,倒在每个人的饭碗里。
“谢谢,谢谢,我们真是遇到好人了!”为首的老者千恩万谢,端过饭碗,三下五除二就把上尖一碗面条吃得干干净净。
“老哥哥从哪来?”老王爷走过去,和他握了下手,笑问道。
“山东家里。”老头把碗里最后一根面条秃噜进嘴里,含混说道。
“家里又遭灾了?”
“是啊,一场雹子,把庄稼都给毁了,公粮都交不上了,没法子,来贵宝地讨碗饭吃。”老头可怜巴巴的看着老王爷,“您是这个堡子管事的人吧!”
“哈哈,老哥怎么这么想?”
“我这辈子也算是走南闯北,见的人多了,看大兄弟你虽然穿得不出奇,但是身上有一股子当大官的气,所以……”
“哈哈老哥那麻烦你再看看那个……”老王爷伸手一指正在帮众人忙活的刘卫东,老头眯起眼睛打量半天,连称了不得,了不得啊!
“这孩子是您儿子吧,长得不太像,但身上有那么股子贵气,我看不是当大官的也是做大生意的……他身边是您闺女吧,倒是个温婉贤淑,长命百岁的福相。”
“哈哈,你猜对了一半,那个是我闺女和女婿。”老王爷也知道这老爷子在奉承他,但心里仍是很舒服。
谁还不喜欢听两句好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