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宗泽还是第一次在家中接到圣旨,赶紧倒头下拜。
只听内侍宣旨:“奉天承运…状元陈宗泽简在帝心……赐金五十两……。”原来是皇上下旨给状元郎发程仪了。这下京中猜疑状元郎失宠的消息一下戛然而止。
试问有哪个外放新科进士能得到皇上下旨颁赏的。这陈宗泽可是头一份儿哪,这还失个屁宠啊。看看皇上在圣旨上直接写了“简在帝心”。
于是,这两天有点冷清的双桂街陈府突然又一下又热闹了起来。林淑芳跟真如两个也不停的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
宗泽接了圣旨后,忙着去谢恩。本来谢恩大多是有走一下流程,由人代受了,根本不用皇上亲自见面的。不过宗泽来谢恩,建文帝却是拔冗相见了。
宗泽倒头拜下:“微臣多谢皇上厚赐。”建文帝笑道:“快起来说话吧。状元郎要出京,朕有所赏赐当是应当。”
宗泽谢过起身来。建文帝像是寻常长辈对子侄一般问起了宗泽的出京准备情况。宗泽也娓娓道来。两人说的一阵,建文帝又拉过宗泽下棋,两人仍然是边下边说。
今日宗泽是有备而来,虽是他跟建文帝现在师徒情分不错。但时间是能淡化一切的,所以,他今天要跟建文帝好好的对谈一番,必须要惊艳的对谈一番,他要将自己的政治理想摆在这个帝王面前。要让皇上彻底的记住自己。
于是,君臣二人拉完家常后。建文帝就问起了宗泽这次去兴安府有什么打算。
宗泽就将自己目前想到的施政纲领说了一遍,他这次先去兴安州做个试验。想办法让府库充足,民众殷实。其它的如兴学、教化民众等等也不一而述。
听得宗泽如此有信心,建文帝心叹这股年轻人的冲劲儿可真是让人羡慕。年纪大了,好像再难有这种心劲儿了。看到新兴向上的事物大家总是高兴,建文帝也不例外,对宗泽更是满意。
不过,满意之余,建文帝也提点了宗泽几句。有冲劲儿当然好,但也要学会谨慎小心行事。而且主政一方也要特别注意贴合实际,尤其要防止好心办坏事。
对于建文帝的教导,宗泽深以为然。前世今生可是看了好多历史悲剧,好多大的悲剧,好像发起者的出发点还真是好的。可惜事情的最后的走向偏偏成了个大悲剧。宗泽深知自己必须要吸取教训,万万不可自以为是。
至于其它的具体事情,宗泽只是有个大致的构想,具体的还待到了地方再说。对此建文帝颇是有兴趣的道:“好,朕就等你去了地方上折子了。”
对宗泽做的这些功课,建文帝颇是满意。这陈宗泽到底心底清明,还没到地方的,要做的事情已是心中有数。
这还不算什么,接下来的谈话更让建文帝满意了。两人说到了朝堂,建文帝之所以跟宗泽谈这些。正是因为宗泽是个新人,这个新鲜血液还没被朝中的既有惯例同化,因此,可能看法不同,想法更是不同。
宗泽今天是铆足了劲儿的表现。跟建文帝谈了军队改革,税法改革,土地改革,边疆贸易促成边境稳定民族和解,震慑四方等等。宗泽将现代看到的学到的思想,结合现在的实际讲了出来。
之前宗泽殿试策论里有提到过一些,但今天如此深入的谈话却是第一次。听得宗泽的构想,建文帝大家赞赏,也是心肠澎湃。前世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现在,如果这陈宗泽说的构想能实现一两样的,他也可以名列千古帝王之列了。
这次谈话,君臣二人从日中说到日幕。如果说建文帝先时将宗泽看做是得意弟子,那么现在就是寄予厚望的同道中人了。宗泽还没走呢,他都已经盼着宗泽赶紧在地方上有所作为一番,让自己看到他的能力,早日将他提拔回中枢。
宗泽这次御前对话是成功的,建文帝是深深的记住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状元郎。宗泽出宫后,建文帝对袁忠吩咐道:“日后,陈宗泽的折子到了银台,让他们立马送进来。事无大小不可隐瞒。”银台就是通政司的俗称,这是管着天下奏折往来之地。
有了建文帝这句话,宗泽日后的折子再不用担心别人从中拦截的。所送折子能直接到达御前,这是多少地方官梦寐以求的。现在宗泽已经将这个特权拿到了手,他不必担心自己的政绩被埋没了。
这些宗泽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皇上先前有说等着他上折子的,这点宗泽可是记在了心里。这也就是皇上等着看他的政绩了。这是个双刃剑,一方面,如果有政绩必然会落入皇上的眼里;一方面,如果一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皇上的观感必然降低。
宗泽虽然有诸多构想,但他毕竟没有去到实地过,说是纸上谈兵也不为过的。他现在要做的必须是要将这纸上的兵法变成实在的政令。
宗泽有点忐忑了,他又跑到陈尚书府上请教了。海宁陈家现在是无人敢小瞧宗泽的,皇上对他的荣宠大家皆是看在眼里了。宗泽现在在陈尚书府上可说是来去自如了。
陈尚书府的门房远远看到宗泽一众人来了,赶紧迎了出来,躬着身将宗泽带到了陈尚书书房。听得宗泽说明来意,看到宗泽心头忐忑的样子,陈尚书道:“宗泽你不必惶恐,也不必想太多。皇上给你兴安州这个地方,恐怕也是考量过了。兴安州年年吃广惠仓的救济粮,如果你去了,能在一两内让兴安州不再吃广惠仓的粮食,那就是政绩卓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