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深觉此事不能再等了,于是授意袁忠立即将内阁已经拟定宝昌郡主和亲的事儿,透给太后听。
寿康宫首领太监高福一听此消息,想了想,叫过一个内侍,让他进殿内禀告。太后正搂着般若安慰呢,见到有内侍一脸着急的进来,太后没好气的问道:“何事?”
内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左右。太后挥手让宫人退下,不过自己怀中还搂着般若,对内侍道:“说吧。”
内侍本就是来传消息的,看到宝昌郡主也在这里,这样正好,免得传几次话。于是,一五一十将乾清宫那边透过的消息说了。
还没听完,太后都已经抓起手边的茶碗砸了过去:“大胆奴才,胡说八道些什么!”那内侍不敢躲闪,硬生生的受了这一下,然后不顾地上的碎渣滓,噗通跪下请罪。
不同于太后的怒气,般若听到此消息却是脑袋霎时间一片空白,过后却又是嗡嗡作响。现在却是哭不出来了。
般若只是骄纵,但并不傻,自从瓦剌来使后,她一直都知道,她前程难定了。所以,才变本加厉的骄纵,她怕自己日后再没有骄纵的机会了。但是,她心里还是一直存有侥幸的,可是,今天这点侥幸再也没有。
般若心乱如麻,像是在想事情,又像是什么都没想。自此,她注定了要远离故土了。般若一霎那间,心中充满了恨意。这时什么儿女情长都不在心里了,她恨,凭什么别人都能在故土家人的羽翼下快活的跟心爱的人双宿双飞;而她却偏偏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远离故土故人,可能自此一别将永远不得见了。
般若不甘心,非常不甘心。皇家女儿的骄傲又不允她哭闹,而且她更是知道,此事就算她哭也是不会再有改变。般若生在皇家,虽然平日看似万事不理,只是玩儿,但最基本的常识她是有的,在这皇宫中,能将乾清宫的消息传出来的。出了皇上本意,其它是再无可能的。今日皇上既然让这话传出来,那就是再无更改的了。
见到般若傻了一般的呆在那儿,太后心疼极了,一迭声的让人叫皇上。般若却是拦住道:“祖母,此事别再为难皇伯父了。可不能因般若再让祖母伯父生气了。”
见般若如此懂事,太后搂着般若落泪道:“我的般若啊。这是在剜祖母的心。皇上怎么这么狠心呐,从此就是你一个人去那蛮荒之地,这让祖母怎么放心的下啊。”
般若却是不再掉泪了,她感觉自己心头在滴血,这冒出的滚滚热血,刺痛的她恨不能毁天灭地。般若冷冷的一笑:“祖母此言差矣。我此去皇伯父肯定是以公主之礼送往瓦剌的。公主出嫁,怎能没有人一二陪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菌写这一章是心情复杂的。一方面,古代和亲给和亲女子本身造成的伤害那是难以言喻的。但是,对于和亲之事,作者菌认为,如果站在民族和睦之上,站在天下生灵这一面,这是减少双发损失最有利的方法。所以,虽然实际上明朝历史上是没和亲的,但作者菌还让般若和亲了。
写到现在,作者菌都是不忍心般若和亲的,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当然最主要的是作者菌在先前定下的基调。般若必须去和亲。后续,如果在正文中不能插入般若的情节,作者菌会专门为般若写一个番外。让这个可叹的女子有一个相对幸福的呈现。
第192章
般若对太后道:“祖母,自此之后,我就会远离故土。我跟表姐情深,不忍分离,让真如跟我一道去瓦剌吧,这样也免得般若孤单。”
太后此时恨不能将心肝掏给般若,对于般若这的要求无可不应。当即点头道:“我已经让人去请皇上了,等皇上来了。我就跟他说这事,必是要我儿如意的。”
般若哭了半天,又连番受到巨大打击,也累的不行。方才进宫是带有希冀进宫的。现在心头最后一点的侥幸也被打的丝毫不剩了。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般若就向太后请辞回了衡王府。
般若刚走,建文帝也来到了寿康宫。刚一进殿,太后就质问道:“皇上,你要让般若和亲?”
建文帝答道:“此事,朕今日正要来说给母后听的。般若和亲,朕意已决。还请母后谅解。”
吕太后道:“般若和亲乃是国事。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哀家也不多加阻挠了。不过,般若一个人去那苦寒之地,我也着实心疼。公主和亲,让官家女子陪送,此例古已有之。所以哀家这次要让人做滕妾陪送,你不会再阻拦吧。”
建文帝本来还以为今天太后的话很难说呢,谁知现在竟然一下都同意了。般若和亲之事既然已经定下,至于安排滕妾什么的,那就由着她们安排吧。
建文帝道:“此事就由母后安排吧。母后心中可是已经有人选了?”
吕太后道:“先前我就看中了那安定侯府的七姑娘。刚好他跟般若两人又是表姐妹,让她一同前去,这样,让般若日后也不用太孤单。”
听得用黄天和的女儿,建文帝原本是不想答应的。太后一看他的神色就道:“怎么,他们安定侯府的女儿娇贵,我们皇家的女儿就不尊贵了么?般若都能为国和亲,他们家的女儿莫非比我皇家的女儿还要尊贵不成。”
建文帝见太后发怒,想着太后在此事上已经妥协。先前自己不让安定侯家的姑娘直接作为公主和亲,那是名份使然,毕竟去了就大妇之位;现在不一样了,作为公主陪侍,那也影响不大。黄天和那儿自己就多加安抚就是了。于是建文帝默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