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甩甩头,也许自己想多了,他说不定是之前来过这里呢,所以才会这么熟悉。
宗泽在想江松涛的异样,此时,江松涛的房间里,他的管家正在跟他说着宗泽他们呢,只听这管家道:“大少爷怎么跟这陈公子很熟的样子?先前订房您也特意吩咐多定几间,就是为这陈公子定的吧?”
江松涛道:“是啊,我与陈师弟一见如故,他又是这次风白县城的案首,能多结交一下就多结交一下好了,就当时结个善缘。”
江管家道:“少爷说的是。少爷这样懂事,老爷可能放心了。这次老爷不能来送少爷应考,本来是担心的不得了的。看到少爷能如此懂事,老爷知道了可是会很高兴的。”
既住在同一个书院,大家少不了在一起切磋切磋,宗泽跟江松涛三人每天各自温习完后,就聚在一起斗斗诗文什么的。
几番比试下来,宗泽跟江松涛就有点惺惺相惜了,宗泽知道自己不是真正的少年,所以,他的文章是有超出同龄人的练达与通透的地方的;可是想不到,这江松涛的文章竟然也有如此,而且他的诗词也是高了宗泽一筹的。
很快到了府试这天。一应流程一如县试,只不过,主考官由知县改为知府,监考人员也多了一倍,而且查验的更严;县试是五场,而府试是三场。
宗泽在龙门前从差役的手中接过自己的座号,搜子搜身后进了场;认过保后来到大堂上找到对应的座号坐了下来。
宗泽是县案首,不光是县案首,每个县的前十考府试时都要在知府的眼皮底下考试,是为“提坐堂号”。
宗泽坐定后紧着将笔墨砚摆好,墨磨好,这些样样准备停当后,很快就有差役举着考题板巡回展示考题了。
宗泽看到考题已出,就拿起笔准备抄录下来,可是仔细一看这考题,宗泽真是有点惊住了。
第57章
原来这题目竟然“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这题目出自《论语》第十四篇“宪问”里的首句,题目本身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为何宗泽要惊讶呢?那是因为,这两天他们三人切磋时,至少有两次做到了这题目,这也太巧了,宗泽真是有点惊到了。
不过,宗泽很快回过心神,这题目自己之前也做过多次,想来这次他们几人切磋也是纯属巧合,毕竟他们这题目太常见了。
此题乃正场首题,重要无比,宗泽不敢为其它的事多耗心力,赶紧收敛心神,聚精会神的来做题了。
今天这题出的很正,也普通,可正因为这样的题,那才更难做,这种题乍一看,没什么难度,人人都能说两句。可正因为人人都会说,所以,要想得好成绩,那立意就要新,说白了,要说的跟人不一样,才有可能脱颖而出。
不过,这个题目对宗泽那是真没多大难处的,别说在这世以来常常练习,那在现代也是看了这方面的论述不少。再加上自己的发散理解,这篇文章对宗泽来说,写起来真是如鱼得水。
宗泽下笔如飞的写了起来,写完这个。第二篇四书文题目也已经出来了,有了首场的的顺利完成,宗泽心情大松。这第二篇答起来更是从容。
宗泽每次考试,试帖诗一定是最后做的。宗泽知道自己作诗的水平,所以一向是比较淡定的,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就是了。
可是,今天看到考试的试帖诗,宗泽惊呆了,这也太巧了些,为什么会这么巧,先前那到四书题,如果说是巧合,那还说的过去,毕竟那道题太平常也太经典了,出现不会是让人那么惊讶。
但是,这试帖诗,就难免不让人多想了,这试帖诗也是他们几人在客栈斗过的。宗泽一向对此平平,当日他们三人比诗时,宗泽是垫底的,江松涛看到宗泽的诗,还颇为惊讶,当即就直说了:“为兄观师弟的文一向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没想到于诗词一道却相去甚远哪。”
宗泽不好意思的笑道:“许是宗泽于此道鲁钝吧,从小师长都多有提点,可惜一直没有什么进益。”
江松涛听了,笑道:“这也没什么,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陈师弟于制艺已是炉火纯青,要是再于诗词也是厉害的很,那还真没我们什么活路了。”
然后笑着拿过宗泽的诗,修改了几笔,果然从小原生态沉浸于诗词的教养,跟宗泽这种半路出家的完全不一样。几笔一改,诗顿时上了个台阶。
宗泽今天看到这做过的诗,刚好,也不用想了,直接写吧。
宗泽在知府的眼皮底下考的如鱼得水,晋江今天也是考的心情舒畅的不得了,今天三道题有两道都是做过的,心里乐开了花的写着。这次只要自己好好考,不出差错,想来过府试那是不难的。
宗泽今天做完题,仔细检查了几遍,没发现有什么遗漏的。再看左右无人交卷,刚好,自己就做第一个交卷之人。于是就示意监考官,他要交卷了。
不怪宗泽要做第一个交卷的,第一向来是受人睹目,如果文章过得去,有极大可能得个好名次的。
监考官跟收卷官过来了,将宗泽的名字糊上,正要装进匣子里,堂上高坐的谢思升谢知府却是开口道:“将那第一个交卷的人带过来,本官要看看他的试卷。”接着又添了一句:“将今日前三个交卷的都直接带到本官这儿来。”
知府有令,宗泽立即弯腰疾步走上前去拱手作揖,这边收卷官也将宗泽的试卷放在了谢知府的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