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买宋L的都是傻子 > 第二百三十章 塞北风月(第2页)

第二百三十章 塞北风月(第2页)

这一时期,契丹成为中原的主要贸易伙伴,在中国南北方贸易额大幅增加的同时,互市范围也从云州,幽州进一步扩展到中原腹地汴梁。

唐末帝李从珂即位后,河东节度使石敬塘急于寻求外援以自存,他先后派使者出使契丹,表示“愿以雁门以北及幽州之地为戎王寿,仍约岁输帛三十万”,与此同时,耶律德光也说服述律太后,同意举兵助晋灭唐。

天福元年八月,契丹驻扎在云,应以北的几十万大军突入雁门关,迅速解除太原之围,石敬瑭即皇帝位。

这样,利用中原内部矛盾,耶律德光轻取幽云十六州,此后至天福八年以前,对后晋实施了“高座监督下的傀儡”统治。

到了会同七年,德光开始实施灭晋计划,灭晋前,他一方面加强与南唐的联系,另一方面利用汉将赵延寿欲称帝中国的野心,许诺他得中原后,立其为帝。

赵延寿“由是为契丹尽力,尽取中原之策”引,成为南下战略战术的主要谋划和实施者。

契丹兵至中渡寨,杜重威心怀异志,为促降,德光称:“赵延寿威望索浅,恐不能帝中国,汝果降者,当以汝为之。”

于是,杜重威二十万晋军主力释甲投降。

同时,对南唐主李璩称:“晋少主逆命背约,字贻废黜,吾主欲与南唐继先世之好,将册君为中原主,其实皆戏之耳。”

耶律德光一面推行远交近攻战略,一面又将隋,唐朝以来,中原政权曾对北方游牧民族采取过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以夷治夷”的政策,反其道而行之,“以汉攻汉”,“以汉制汉”,“以汉治汉。”

大同元年正月初一,耶律德光法驾入汴。

二月初一,耶律德光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

对征服后的中原,辽太宗充满了骄傲,乐观和自信,他表示“自今不修甲兵,不市战马,轻赋省役,天下太平矣。”

但现实并非如此,耶律德光很快陷入藩将倒戈与百姓揭竿抗击的浪潮之中,刘知远更是趁机在太原称帝,更有可能将深陷中原腹地的契丹军与草原拦腰切断,于是迫不得已之下,辽太宗决定北返草原,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新占领区的统治方略。

随着辽太宗病死栾城,其一统天下的理想也最终成为泡影。

此后,辽世宗继续太宗时期的南下政策,扶植北汉,牵制打击后周。

但经过长期战争后的契丹辽朝,广泛存在厌战情绪,诸部叛附不定,辽世宗皇权不稳又醉心南下,终于招来杀身之祸。

至于耶律瑕时期的中原政策的话,辽穆宗耶律璨统治时期,契丹对中原的政策发生重大调整。

穆宗即位后,契丹辽朝中卵翼北汉以牵制后周,缓和与中原关系,保境睦邻的草原本位主张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将底线定在了幽州。

后周广顺年间,后蜀不断联络北汉,南唐夹击中原,但周太祖郭威的改革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政局稳定,有效防止了来自包括辽朝在内的周边势力的围攻。

不过显德元年,周世宗柴荣即位似乎给契丹,北汉带来再次觊觎中原的机会,保大十二年,辽穆宗“遣其舅来(南唐),夜宴清风驿,起更衣,忽仆于地,视之失其首矣。厚赏捕贼不得,久乃知周大将荆罕儒知契丹使至,思遣客刺之以间唐。“

也就是这样,自后晋以来契丹与南唐建立起来的交聘关系,就此断绝。

此后,辽穆宗对中原政策的调整突出体现在其对南唐的态度上。

自保大十二年至交泰元年间,在后周打击下,南唐形势十分危急,多次遣人携蜡丸至辽朝求救,寄希望辽朝从北方牵制中原,但辽穆宗却托辞敷衍。

应历十四年,南唐“遣兵部郎中陈处尧持重币浮海诣契丹乞兵;契丹不能为之出兵,而留处尧不遣。处尧刚直有口辩,久之,忿怼,数面责契丹主,契丹主亦不之罪也”,陈处尧竟卒于契丹。

然而,当周世宗准备攻打幽州时,穆宗亲临南京,并将主力陈于幽州之北。

之后,宋辽高粱河一战,再次显示了契丹实力。

可见,幽州才是契丹辽朝的最后底线。

从总体上看,远交近攻是辽太祖,太宗时期契丹南下中原的一贯政策。

阿保机欲得幽州,先是远交河东晋王,近攻燕王刘仁恭;接着,远交后梁,近攻河东之幽燕,为耶律德光尽有幽云打下了基础。

割占幽云十六州后,德光继续采用远交近攻政策,远交南唐等江南政权,近攻中原,实践混一天下。

在具体运行上,则“觇国势而为去来”,又灵活机动执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