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买宋L的都是傻子 > 第二百七十八章 原委始末(第1页)

第二百七十八章 原委始末(第1页)

所以,也正是“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等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却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后面遭受及其严重的反噬。

此外就是古代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了,而执行这一愚昧政策最主要的便是明朝和清朝了。

也正是这一愚昧政策,为中国近现代的百年屈辱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因此许多人可能会疑惑,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好端端的会执行这一政策,从宋朝唐宋时的无比开放,万国来朝,商贾云集,到明清时的无比保守,禁绝通商,这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是受了什么刺激吗?

毕竟要知道,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可是相当悠久的,都说过了,特别是唐宋以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唐朝时长安城内就胡商云集,西域各国的商人不远万里,络绎不绝的前来交易,甚至连黑人都卖到了中国。

当然,那时候不叫黑人,而叫昆仑奴,但也可见当时商业有多发达。

之后的宋朝也一样,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宋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贸易的巅峰了,堪称以商立国,是贸易的国度,因此成了古代封建王朝中最富有的存在,gdp占据了当时全世界的一半还多,发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可后面的明清,却几乎禁止了,实行闭关锁国这一愚昧的政策,更是十分严重的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相当于自断一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于是本着好奇的心情,作者菌也查过这方面的资料,算是小有了解了,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需要说明,其实明代初期,仍然是欢迎海外各国来华进行官方贸易的。

但是,由于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所以不久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实行海禁,“申禁人民不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之后又是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月,再次颁令“禁频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月,“壬戌,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浙江,福建沿海城池,禁民入海捕鱼,以防倭故也”。

包括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因两广、浙江、福建军民“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货物”,又诏令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若“沿海居民官可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月,又以“缘海之人往往私下诸番贸易香货,因诱蛮夷为盗,命礼部严禁绝之,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寘之重法”并规定“凡番香番货皆不许贩鬻,其见有者限以三月销尽,民间祷祀,止用松、柏、桃诸香,违者罪之”,禁令对人民的限制到了几乎到了不近情理的地步。

此后,明成祖朱棣即位后,虽然派遣郑和六次下西洋,但主要是宣扬国威,实际上仍然继续奉行海禁政策,其海禁政策与洪武时期是一脉相承的。

朱棣即位时,得悉“缘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立即下令,于海禁,“一遵洪武事例禁治”。

在郑和下西洋时期,严行海禁一仍其旧,直到隆庆年间,实行了整整两百年的海禁政策才作出了调整,民间海外贸易特别是中国到西洋各国的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曾任应天巡抚的福建人周起元称颂说:“我穆庙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很显然,开海以后民间前往南洋各国的贸易活动是极为活跃的,公私利赖,对国家,官府和民生都是极有好处的。

然而开放民间海禁的好景并不长,“万历二十年(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鲜,中国海防吃紧,明廷即于次年下令禁海。

到了万历末年,明朝海防日益废弛,海道不靖,随着葡萄牙人,荷兰人的先后东来,横行海上,掠夺船货,明廷又出于海防安全考虑,再次禁海”。

如此算来,明廷自隆庆年间的开海禁,实际上前后不到五十年,东南沿海民间海上贸易的兴盛局面是昙花一现,就在明廷海禁政策的控制下和欧洲人东来的侵扰下,再次步入海外贸易的萧条境地。

明清易代之初,清廷为办铜需要,最初并不禁海,后来为了防止沿海民众通过海上活动接济反清抗清势力,才实行海禁,而且较明代更为严厉,顺治十二年(16655年)六月,下令沿海省份“无许片帆入海,违者立置重典”,顺治十八年(1661年),更强行将江、浙、闽、粤、鲁等省沿海居民分别内迁三十至五十里,设界防守,严禁逾越。

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以及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

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

像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这就是南洋禁海令。

南洋禁海虽然并非全面禁海,但对于正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民间对外贸易力量无疑是严重的打击。

到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在大臣的反复奏请讨论下,担心闽粤地区因洋禁而引发海患,才同意废除南洋禁海令,随即开放了粤、闽、江、浙四口通商口岸,“但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对中国商船的出洋贸易,也规定了许多禁令,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闭关政策”。

此后闭关政策更加严厉,直到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不合理的政策成为了矛盾的焦点。

……

显然,从明清到清前期,更准确的说是从明中期欧洲人地理大发现到清代鸦片战争前这段时间,正是西欧资本主要崛起并向世界扩张,从而引发了世界传统政治格局大变化的时代。

在这一时代下那些力争海权,重视商业和海洋贸易的国家。

如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国,都是通过这一途径都走向了世界大国的道路。

而反观中国,这个当时并不具备航海技术和发展海洋贸易内部动力的世界文明古国,却在这段时间里与时代潮流相悖,采取了固守海岸。

某些时期甚至是禁止海外贸易的保守主要政策,其原因就是之前所说的中国封建王朝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这一政策是在先秦战国时期就已提出并形成了体系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秦汉以后,这一思想为历代统治者所信奉和推行,成为中国封建历史时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封建后期,尽管随着工商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传统的轻商思想受到了挑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