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这是邸报,不如说这是全新的一种读物,其包含的东西,与邸报相差甚多,也更为贴近普通人,难怪东京人民会喜欢了。
仁宗将云雁回召进了宫中,正巧,胡翰林也求见了。
三人一见面,仁宗就觉得他和胡翰林想到一块儿去了。
这个报纸,是很好的教化万民的东西啊。
胡翰林表示,他一看到样刊时,心里就在琢磨这件事了。我们可以有开封府报,那我们也可以有东京日报,可以有大宋日报啊,以大宋邮递之便捷,经济之发达,岂愁办不好全国性的报纸。
只是,现在胡翰林觉得还只是看到了一个苗头,他还需要琢磨更多东西,如何将这种模式,移植过来,同时,在里面自然而然注入想要传达思想。
这超强的渗透力,会让它在大宋每个地方都流行起来,人民会自发自觉把某些东西看进去,记住。
云雁回只能举起手表示,这么高端的事,还是你们研究吧,我只能做好一个样本。
他很有自知之明,连东京的都自觉玩不转,何况是大宋的。
不过,胡翰林的余生又有新的追求了,他很愿意研究开封府报在民间的传播规律!
仁宗也非常激动,和胡翰林手握手,展望起了国家新闻中心的未来。
云雁回站在旁边无聊地看了半天,“官家,那你能不能先承认我不是盲流啊……”
仁宗对他翻了个白眼。
云雁回:“!!”
夭寿啦,皇帝翻白眼儿啦!
仁宗:“你也太不长眼睛了。”
“官家,你要是想承认我不是盲流,我就提醒你们一件事。”
云雁回说。他要求都不高,他真不叫仁宗违心地说他有文化,他只求不做文盲就好。
仁宗想了想:“这开封府报是你主编的,其种种都是你一手操办,你自然不是盲流。”
云雁回满足了,“哈哈,官家,我是想说,既然你们想得到,也许别人也想得到。说不定,在你们苦苦研究的时候,会有人先弄些民间小报……”
仁宗一凛,“不错,需得小心,若有苗头,立刻掐死。”
胡翰林却觉得很不理解,这个年轻人他很欣赏,官家与其的对话,真是叫他有些不太明白。
仁宗又道:“对了,拆迁的事,你还是多上点心,也不要太过分散精力了。”
“是,官家,我正打算督看一下都料匠那边的图纸。”
云雁回说罢,干脆告辞了,看得出来仁宗和胡翰林还有的计划。
云雁回退了出去,出门前听到胡翰林在问仁宗何来盲流之说。
仁宗低声说了几句,然后就传来胡翰林一声惊呼:“……吹牛?我不信!”
云雁回恰好关上了门,将老先生那破碎的三观也关在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