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在公堂里的几位史官,都是位卑有才的直史馆,他们无一列外是科举出仕的佼佼者。毕竟一般科举出来的寒门子弟,在等待四年参加铨选为官,绝大多数都是成为一方县尉,然后仕途生涯就在各个州县上辗转,这个县的四年任期到了,就接着去另外一个县赴任,又或者在同一个地方连任两届。
这几位直史馆,有一大半就是从地方州县调来的,剩下的两三位则为更高的秘书省九品上的校书郎,以及九品下的字正等低品阶文官,他们在进士出身的官员中无疑都是出类拔萃的,能走到今天这个位子更是不易,自是要珍惜羽毛。
且不论有没有世人对女进士的偏见,但至少可以肯定刘辰星能一路以榜首过三关斩五将,最终成为首届殿试第一名,一句“才女”还是当的。
尤其是其嫡亲舅父柳文苏,提出增加殿试,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他们进士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寒门子弟赢得了公平机会,对于柳文苏他们心中是很钦佩的。
同身为寒门子弟,刘辰星和柳文苏这对舅甥又如此出色,他们自当与刘辰星友好。
只是男女有别,刘辰星又和魏王沈仲夷牵连实在太深,如果说科场舞弊一案是意外,有人想借刘辰星陷害魏王,然不日前洛阳牡丹一事又如何说?
他们这些直史馆一身无横财,二来家无背景,刘辰星此等盖了龙子风孙印记的女子,他们少不得要避嫌。
再说刘辰星看上去是魏王沈仲夷的人,又颇受女皇青睐,赏赐了一座他们想都不敢想的长安二进宅子,如今提出的武举又被正式确立下来,怎么看都该仕途一片光明,堪为第二个欧阳内舍人,应该是在女皇跟前当差,结果却那些混资历的贵女一样被分到他们史馆来了,也不知可是得罪了不明势力。
总之,这中颇为复杂,为了不遭受池鱼之殃,即使一早就看到了刘辰星,又如何好主动上前招呼?
招惹不起,又要避嫌,最好的办法就是敬而远之了。
昨日得了吩咐安置刘辰星的直史馆,却不能坐视不管,听到领路太监说刘辰星来报到了,他只有迎难而上。
又所谓“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虽然不知道刘辰星为何被派来史馆,看上去是颇有几分被发配边疆之感,但是圣人几日前才为了牡丹花大赞刘辰星,现在满朝文武估计都知道刘辰星书法了得,还有魏王这个流言上的“情郎”,刘辰星重新得势还是很可能的,以防刘辰星小娘子一个会小肚鸡肠,谁给她冷脸,谁就等着被秋后算账,这样少不得要客气相待。
当然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外人道哉,只告诉自己刘辰星乃殿试第一名,还是女子取得如此荣耀,他自当敬佩。
如是之下,刘辰星发现这些着青袍的直史馆,虽然对她态度很冷淡,一副恨不得离她远点的样子,但是对着她说话的时候,态度却十分客气。
至于原因也不难猜到
,刘辰星只当什么也不知道,按照一个职场新人的样子,跟着这位直史馆来到右跨院吏员的公堂,看着他找了一位四十出头的典书带她先熟悉史馆,至于工作内容,就问这位典书好了。
“月初,史馆里较为忙碌,在下还有诸多事要忙,告辞!”
就这样一副忙得分身乏术之态,向她叉手一礼,连一句有不清楚来问他的场面话都没有说,这位直史馆便匆匆离开了。
没了直史馆,还有这位典书陪同熟悉史馆,刘辰星非常容易的接受了。
这位典书姓孙,乃长安本地人,进史馆当典书已经有十年了,对使馆自是十分熟悉,加之自己就是史馆的图书管理员,平时多半也能趁职务之便博览群书,每领刘辰星到一个地方,就寥寥数语介绍清楚。
史馆乃前后三进的院子。
第一进有公堂,以及史官们修史工作的地方。左右还有两个颇大的跨院,为吏员们工作的办公场地。
第二进也有办公的屋舍,但主要是资料库,存放着沈氏皇帝建国以来至女皇登基这十年的各类资料和修纂的史书,有诸司报送的、有起居注和时政记提供、还有史官自行采集和馆外人员主动提供,范围十分广和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天文、灾害等方方面面的资料。
第三进同样也有办公的屋舍,不过更多是像图书馆的形式存在,有经史子集各类书籍,以及本朝之前的史书等。
刘辰星也去过不少中央官署了,女皇的寝宫紫宸殿也去过了,史馆自然是没法和女皇御殿相比,其华丽程度却绝对超过她所见过的任何一处官署,有雕梁画栋的精致,亦有殿宇宽阔的雄伟。
走马观花地路过第二进和第三进院子,看着几乎每一间房屋都摆满了的书架和书籍,哪怕只算其中一半为本朝史馆编撰、校对、整理的,但就以史馆区区二十人都不到的史官,也难以想象他们如何编撰出来的,何况每日每月都有冗杂的原始资料送上来,这些既需要存档,更需要整理修撰,实在是工作量极大。
所以,安置她的那位直史馆,应该是真的颇为忙碌。
刘辰星这样找了一个说法,尔后站在第三进院子里,望着位于坐北朝南的正房,这座面阔五间高三层的藏书阁,想着里面尽是满满的藏书,而这只是史官藏书和存档资料的冰山一角。
如果她从现在开始,每天至少看一本书,似乎得穷尽半生才能勉强将这些看完吧。
这还是在未来二三十年,没有更多资料送来情况下。
看着刘辰星难掩震惊地望着藏书隔,孙典书眼里不由闪过一丝得意和骄傲。
如今一本最普通的佛经,都得至少一贯,他管理的藏书阁数以万计,这十年来不知道看了多少孤本藏书,虽然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吏员,但是比起他们这些进士出身可一点不差。